机器人格斗会像电竞一样成为“全民爆款”吗?

亿欧网 中字

节目之外,机器人竞技应该怎么做?

“头部的综艺商业逻辑非常的清晰和简单,只要在一个品类上做到国内顶尖,就会带来商业价值、拉动线下赛事和广告溢价。”在茹晨看来,如今的成绩已经达到了创客星球的预期,但想要真正从一档成功的综艺向一门成功的赛事过渡,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一个赛事的培育周期是相当漫长的,想要形成一个超级赛事,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沉淀。电竞也经历了十几年的成长和孵化,才成了今天的样子。”

想要完成这样的沉淀,并不容易。和拳击、街舞等表演性质较强的竞技赛事一样,机器人格斗竞技的首要特质还是观赏性。正如很少有拳击观众会选择直接上台比赛一样,格斗机器人也有自己的门槛,而这种门槛并不单单局限于技术、硬件,更加体现在认知上——观众、用户是否能够认可机器人竞技所传递出来的文化魅力和核心价值观,或者说这些竞技能否满足大家的某种需求。

《铁甲雄心》第二季

为了让用户觉得机器人竞技“足够酷”、继续去夯实受众基础,在持续推出新节目的基础上,创客星球也在布局各类衍生内容。现如今,已经有包括影视剧、电影、动漫、动画在内,多家不同的合作伙伴在与创客星球洽谈IP合作与授权,预计到明后年就将会有机器人格斗主题的大体量剧集上线——这不仅能够夯实群众基础,还有可能去反哺赛事。

当然,无论线上的IP产品怎么裂变,机器人竞技初心仍然是线下。因此在不断拓展线上用户群的同时,创客星球也在发展扩大自己的赛事规模,让对机器人竞技已经有初步认知的观众,可以亲身感受到机器人竞技的魅力,甚至实现初步参与。在赛事发展的初期,创客星球更多是在找寻合适的比赛商业化场景,例如通过进入场馆售票来打造一个开放性的、更低门槛的观赛平台,让相关比赛衍变成两小时左右,类似于球赛和拳赛的竞技产品。

早在《铁甲雄心》第一季开播的2018年,创客星球便开启了KOB铁甲格斗全球巡回赛,从5月在武汉斗鱼嘉年华上的第一战开始,一共举办了六站,并且还于8月登陆了英国。平均每一站,都有40-50支战队参与80场左右的比赛,每站都能吸引数万乃至数十万名观众到场观看。

KOB铁甲格斗全球巡回赛英国站

为保证了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KOB拥有了一大批专业格斗裁判资源,包括中国知名格斗裁判赵自杨,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陈家良,英国格斗机器人界元老级操控者、经典格斗机器人“利箭”创始人伊恩·路易斯等。KOB设有官方实验室为选手制定技术标准,打造赛事规则体系。国家体育总局与创客星球共同制定了机器人格斗赛事标准,同时会根据观众的反馈以及赛事的发展阶段,对技术标准进行调整。在将来,创客星球也会从多元的角度去提升比赛职业性。

尽管赛事整体规模还相对有限,但是每到一个城市都会有大批对机器人竞技感兴趣的观众前来报名。而就现场反馈来看,大部分观众对机器人竞技已经有了最基本的认知,甚至有很多观众是因为相关综艺才到场观看,并且叫得出选手和每台铁甲的名字。在实现了这些基础后,创客星球要做的就是通过和各地政府部门等合作,去找到更好、更合适的商业化场景,为向下一个阶段进发做准备、为赛事的出圈和下沉做铺垫。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