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田间管理要看天看地看作物,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农民也要成为看手机的低头族。记者从9月26日在黑龙江现代农业示范区召开的天空地数字农业技术集成示范现场会上看到,从高空的卫星、低空的无人机到地面的各种现代农业数据传感器,越来越智能的技术正在逐渐应用到传统农业中。数据,正在重新定义着“农耕技艺”的内涵。
2018年,依托“天空地数字农业技术集成示范”项目,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农科院遥感技术中心在黑龙江现代农业示范区联合共建了“东北大田规模化种植数字农业试验示范区”,重点开展了遥感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农业技术的基础设施、硬件装备、软件系统和公共平台建设,打造了集科研、中试、转化、培训和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天地空”现代数字农业示范基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智慧农业首席科学家吴文斌研究员告诉记者,目前农业已经进入到了4.0时代,“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信息采集方式将引领农业的发展。其中的“天”,即卫星遥感数据采集;“空”,即无人机遥感数据采集;“地”,即地面物联网数据采集。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的信息采集技术与装备,实现对农业数据的感知和诊断,并最终实现精准化种植和智能化管理。
在示范现场,智慧农业团队专家演示了适宜于东北规模化种植天空地一体化的智能感知技术与装备、农业生产智能诊断技术与平台、农田智能和自主作业系统等现代农业手段。尤为引人注意的是一台黄色的三角形机器人。它身高不足1米,但却能在长势茂盛的玉米试验田里穿行自如,实现在线环境识别与监测,并能自行规划路径、智能避障。这台机器人就是由中国农科院智慧农业团队研发的农业智能感知机器人。“只需要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进行遥控,就可以实现农业大田种植信息的智能采集、智能分析与决策、智能农机作业等全过程管理的技术解决”,吴文斌表示,“这就是未来农业的主要形态。”
“下一步,智慧农业团队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使这些技术在黑龙江省属地化过程中创新,尽早实现中试、推广和转化,并最终实现天空地数字农业产业化,推动黑龙江省数字和智慧农业的进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天空地数字农业技术集成示范”项目黑龙江省东北大田示范区负责人,黑龙江省农科院刘述彬研究员对精准农业在黑龙江省的发展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