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将变成电子羊:软绵绵、香喷喷

极客公园 中字

柔性机器人出现后,对机器人的想像将不再局限于Rus常举的自动驾驶的例子了。许多运用新型材料如纸、纤维、食物等制作出来的柔性机器人将改变各行各业。比如,现在的MIT实验室正计划研发一个无创手术机器人。这个机器人的材料必须用食品级的材料来做,因为要把机器人放到人的身体当中,而且它不能够被当作异物被身体排出去,当它进入到身体之后可以用MRI之类的东西来控制它,现在这样的机器人可以用于移除人身体内的异物,包扎伤口,以及精确送给药物。

然而面对这些畅想,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的情绪,就像人们初次参观Rus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一样。实验室里摆满了稀奇古怪的机器人,有的能握住棒球、有的能改变形状还有的能运载货物。当看到这些时,来参观的人们通常会出现两种反应,一种是感到焦虑,担心所在行业迟早有一天会被机器人取代,人类可能会面临合理性危机;另一种则是感到兴奋,迫不及待地问Rus还有哪些工作是可以转移给机器人。

以上这两种反应,无外乎是技术乐观派或技术悲观派。不论是蒸汽机还是互联网,只要出现大幅度解放生产力的工具时,这些旧瓶装新酒的争论就会出现。

或许人们真正忧虑的不是即将到来的未来本身,而是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在未来我们将如何与机器相处,机器人是否会“失控”。Rus对这件事情倒是信心满满,她认为如果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直有意识地培养人类的计算思维和计算制作能力,人机协同工作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比起用“机器”来称呼这些发明外,她更倾向于用“工具”一词,因为这些都是“为人们所发明”(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的机器。

怎样克服“黑镜”式的恐惧

GEEKPARK:人们对于机器人的态度,人们通常会有两种,一种是很恐慌害怕被替代,另一种是非常期待。您本人是偏向后者吗?

Rus:我觉得我是非常乐观的,让机器人来支持人们的生活、完成任务。我觉得我们应当把机器人看作一种更智慧的工具。它比斧头更有用,但是跟斧头一样仍是一种工具,我们要用机器人去完成什么工作,最终也取决于我们人类的决定。机器人也好、机器也好,它们只应该去做我们编程所设定的让它去完成的那些工作,所以我们就是最终的决策者。

GEEKPARK:你觉得人们根本不必对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时代感到恐慌吗?

Rus:是的,我们现在用很多机器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一些很重的活都是在用机器来完成。所以其实在此之前,我们就在把工作交给了机器。

GEEKPARK:这种恐慌来自哪里呢?

Rus:我觉得是因为缺少认识吧,就是大家对这种技术还缺乏了解,以及还持有怀疑的态度吧。所以,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向大家解释这个技术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解释我们用到的是什么技术来支撑这个机器人的开发。专家应该和媒体携起手来,我们可以帮人们更好地进行沟通。

GEEKPARK:人们担心对机器人的失控,比如像雪莱夫人笔下的“弗兰克斯坦”那样,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吗?

Rus:机器人是有编程的,所以你通过程序告诉它要做什么,它才会去做什么,我们会决定这个程序是什么。如果说这个机器人进入到无法控制的情况,我们可以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去叫停。

GEEKPARK: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讲,怎样能够实现与机器人更加主动地互动?

Rus:我们发明了计算机、发明了机器人,然后去使用它们,我们需要去了解它们是怎么生产出来的,然后里面的软件、硬件是如何运作的。需要去深入地理解这些机器从里到外的运作机制。为了实现更好的与机器互动,我们开发了界面、声音、手势等多种互动方式,让机器人在运行的时候,能够与人进行交流沟通。如果说我们最终能够把机器人直接与我们的大脑活动进行连接的话,那就会成为一个最终的理想场景。无论哪种方式,我觉得机器人应当是以人的需求为主导来进行开发的。

无论是技术乐观者还是技术悲观者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未来一定是一个人机协同的世界。

不过要实现这令人憧憬的未来想像,还有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因为正如Rus所说,目前制作机器人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无论那部分都只是少数人拥有的专业技能,并且能帮助人们做硬件的工具还少之有少。

作者:哲铭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