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称亚马逊AI聊天机器人Q“幻觉”严重,安全漏洞需迅速堵住

OFweek机器人网 中字

近期,亚马逊推出了自己的AI聊天机器人Q,被定位为ChatGPT的企业级升级版。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存在“幻觉”问题和泄密事件,Q引发了员工和公众的担忧。

究其原因,Q的系统缺陷导致输出不实和有害信息,而技术系统管理也未尽规范。这一系列问题不仅损害了亚马逊的企业信誉,更凸显了当前人工智能行业在伦理和规范建设上的不足。

Q产生“幻觉”释放迷惑信息

消息一出,外界最为在意的便是Q产生“幻觉”的问题。

所谓“幻觉”,按照剑桥词典的解释为“似乎看到、听到、感觉到或闻到一些不存在的东西,通常是指用户在不良健康或者服用药物状态下产生的幻觉”。在Q的情境中,“幻觉”的内涵更多指代其自主生成的错误信息,这在人工智能方面已成为泛指系统偏差或失控的比喻。

几项实例印证了Q不实信息的现实危害——它返回了错误的安全建议,极可能误导用户采取不当行动;;它泄漏了真实的AWS数据中心地址信息,增加了客户的数据泄密风险。

尽管亚马逊淡化了相关讨论的严重性,但工程师内部已将该问题标记为需要优先解决的严重故障。由此可见,Q生成的“幻觉”问题事关系统输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其不确定性因素必将削弱用户的信任感。

所以,Q必须解决“幻觉”现象,确保返回信息的准确性。技术上来说,这需要从算法本身入手,通过丰富训练数据、设定过滤机制等措施提高系统判别真伪的能力,减少生成虚假信息的可能;同时还需要建立外部审查机制,及时识别和更正错误输出。这是维系Q可信度的基石。

泄密事件损害形象,管理流程亟待规范

除“幻觉”问题外,Q流出的亚马逊机密资料也让其身陷公关危机。据报道,泄漏内容涵盖AWS基础设施布局、内部员工福利政策等信息。尽管亚马逊公关部门很快否认了泄密指控,但这起事件本身就充分暴露了Q系统的管理漏洞。

作为企业级产品,Q理应传达的是安全性和专业性。所以,不管真假,泄密事件都严重损害了亚马逊及Q品牌的公众形象。它让人质疑了Q区分敏感信息的能力,以及亚马逊对机密内容的有效控制。毕竟,正是由于管理疏漏,这些“机密”才能在系统中流通。

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重视。对于Q类型的AI系统,外部审查只是基本要求,还必须从源头加强内容管控。一是必须建立明确的信息分类分级制度,严格界定机密等级并分配权限,禁止高度敏感内容进入人工智能训练语料库。二是应增加特定机密信息的过滤机制,识别并主动屏蔽相关内容在对话输出中的出现。只有管理规范了,Q才能真正安全可控,满足企业要求。

Q的困境:ChatGPT难度加大版?

Q之所以一推出便陷入“幻觉”和泄密的双重危机中,与其被定位为“企业级ChatGPT”也有很大关系。按照此定位,Q本应比ChatGPT更稳定和安全,但现实情况似乎刚好相反。这反映了针对Q的预期可能过高,或对系统复杂度的理解不足。

毫无疑问,ChatGPT的火爆令行业对类似产品寄予厚望。但我们也要明白,企业语用环境的复杂性远超消费场景。这给机器对话理解和产生过程带来了指数级上升的难度。同时,企业内部信息类型和数量也更为庞杂,加大了Q筛查“幻觉”和泄密内容的工作量。可以说,Q作为升级版的ChatGPT,面临的是加大难度版的挑战。

所以,成功推出Q需要更系统化的技术思考,不能简单类比消费品 ChatGPT。亚马逊需要深入研究企业环境下AI系统面临的特有问题,从模型、数据和管理流程上采取针对性优化。只有这样,Q才能真正交付它被期待的安全性和专业性。

人工智能应有共识:伦理规范亟待建立

Q的种种问题背后,还透露出一个更深层次的困局:当前人工智能产业仍缺乏健全的伦理规范体系。基于这个行业迅猛增长与产品迭代的现实,如何评判和防控AI系统失控的风险,如何平衡开发自主性与社会责任,亟待建立共识。

而正是由于缺乏约束和指引,才导致类似Q事件的频发。无论是“幻觉”还是泄密,都可以理解为AI系统在追求最大化效能时的“副作用”。所以,行业内唯有达成监管方向与底线的一致意见,并形成规范化条例,产业界和科技公司才能在发展中兼顾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

这其中,像亚马逊这样的科技巨头自然负有引领作用。它有责任利用Q的困境,推动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建设的进一步讨论。除了解决Q自身问题,亚马逊还应参与制定安全性和透明度标准,为整个行业提供价值导向。这样,或可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造成对科技发展的信任危机。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