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杨赓团队:遥操作机器人技术在新冠隔离病房诊疗中的应用

机器人大讲堂
关注

导读

浙江大学杨赓团队将机器人遥操作技术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诊治,集成设计了一款集日常看护、物品消毒、心理干预和远程诊疗为一体的“遥操作医疗辅助机器人”。利用智能机器人技术来辅助甚至代替医护人员进行感染患者的诊疗工作,可以减少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次数,降低医护劳动强度,有效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隔离病房的诊疗过程中,一线医护人员直接接触患者造成院内感染的风险极大,如何在诊疗过程中减少医护人员与感染患者的接触,降低院感发生率是疫情中的一个重大挑战。利用智能机器人技术来辅助甚至代替医护人员进行感染患者的诊疗工作,可以减少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次数,降低医护劳动强度,有效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

浙江大学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杨赓团队将机器人遥操作技术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诊治,集成设计了一款集日常看护、物品消毒、心理干预和远程诊疗为一体的“遥操作医疗辅助机器人”(图1)。该成果作为 Research Highlight 发表在《机械工程学报》2020年Keep Healthcare Workers Safe:Application of Teleoperated Robot in Isolation Ward for COVID-19 Prevention andControl 一文中。

图1 杨赓团队和集成开发的遥操作医疗辅助机器人。

通过可穿戴设备捕捉医护人员的肢体动作和手部动作,识别医护人员操作意图,可对双臂机器人进行遥操作控制,远程协助甚至替代医护人员在隔离病房中执行常规护理任务(图2)。同时可根据具体场景需求在机械臂末端安装各类小型诊疗设备(如多普勒超声听诊探头,手持式消毒灯,触控电容笔等),相比于单机械臂操作,双臂协同操作功能性更强,应用场景更全面。此外,基于所开发的远程问诊系统和表情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医护人员的日常非接触式问诊,以及患者表情及情绪状态的采集及分析,为后期患者心理干预指导,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供数据支撑。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