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来自东非的沙漠蝗灾再度抬头,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饱受其害。今年以来,虽然我国也先后向巴基斯坦援助过三批治蝗器械,但显然蝗灾就像疫情一样难以短期彻底根除。截至目前,沙漠蝗虫不仅已经让巴基斯坦“全面失守”,同时也已经蔓延至印度国内九个地区。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介绍,沙漠蝗虫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一个规模为一平方公里的蝗群,大约每天能吃掉3万多人一天的口粮,对农业的危害性极大。基于此,作为世界第二大稻米和小麦生产国,印度为了与沙漠蝗灾作斗争,也是动用了一些从未用过的新式装备。
路透社6月30日曾报道,印度近期部署了一架直升机和十二架无人机以阻止沙漠蝗虫的蔓延。其中,十二架无人机主要用于追踪蝗虫的移动,并对蝗虫群喷洒杀虫剂。印度民航部还为此修改了规定,允许州政府官员在夜间使用无人机。其认为,此举将有助于控制蝗虫蔓延。
在过去,印度治理蝗虫还主要依靠的是人力。就如同此次治蝗手段中提到的居民敲打鼓和餐具、播放响亮的音乐、用爆竹驱赶蝗虫,或者用塑料布覆盖室外植物,并喷洒化学杀虫剂来控制蝗虫数量等一样,传统的治蝗方式落后且低效,而如今,无人机的引入无疑是巨大进步。
因为无人机不仅能适用于蝗情监测,而且还能用于蝗虫消杀。在前者上,无人机监测更加精准、高效且及时,能更好辅助人们掌控蝗灾情况和动向,制定治蝗策略。同时在后者上,无人机施药也更加灵活、全面和廉价,能带来蝗虫防治技术和方式上的革新,让治蝗更有效果。
除此以外,无人机治蝗还能解决人药结合时容易产生的一些健康风险,包括农药中毒等问题。总而言之,凭借着应用灵活、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施药安全、作业高效等优点,无人机治蝗要远胜传统治蝗手段和方式,其不单只是一个噱头,更是一个解决蝗灾切实可行的方案。
不过,虽然印度引入无人机作为治蝗手段值得我们称赞,但其自称是“全球第一个通过无人机治理蝗害的国家”就未免有点“夜郎自大”了。印度农业部在27日对外发表这句话的时候,不知道是否有考虑过中国,毕竟在24日我国赛为智能才刚向巴基斯坦捐献了治蝗无人机。
在无人机治蝗这件事上,印度想称第一还太早,因为我国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相关应用。例如2017年,我国湖南益阳地区就曾利用无人机防治过竹蝗;2018年,乌鲁木齐地区也曾用无人机喷药助力农区治蝗;此外2019年,新疆吉昌市也采用过无人机飞防方式来治蝗......
截至目前,我国无人机在新疆、山东等地已有十分丰富的抗击蝗灾经验。甚至在援助巴基斯坦治蝗的过程中,我国也在积极推广无人机治蝗的落地普及。只可惜由于产品本身的特性,农业植保无人机暂时受到巴基斯坦政府两用物项出口管制,因此未曾正式列入援助器械清单中。
但不管怎么说,在我国地面机械作业不方便的地区,无人机已经起到了重要的替代作用。目前我国无人机喷洒施药的消杀率已经来到85%-93%,灭蝗作业日趋有效和经济。与此同时,虽然无人机喷药会受到环境影响产生漂移,但只要注意气候、添加助剂也能够完全有效克服。
再加上当前无人机作业效率整体远高于传统农机,可以说无人机治蝗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未来,我国只需要再解决无人机载药量和电池续航时间短等问题,并积极建设完善好相关人才培养机制和行业监管体系,相信我国无人机治蝗能成为全球学习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