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实现营收79.17亿元,科大讯飞能否决胜于人工智能时代?

亿欧网 中字

4月19日,科大讯飞发布2018年年报,公司2018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9.17亿元,同比增长45.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2亿元,同比增长24.71%。

前不久,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历来科技产业发展30%的年增长即被认为是快速增加,人工智能是全新的爆发期,所以我们给自己定的目标是40%。显然,科大讯飞已完成了自己的目标,但79.17亿元的营收究竟意味着什么?其背后一系列的数据又能引起我们哪些思考?

“平台+赛道”,科大讯飞转向人工智能多了几分胜算

根据年报,在近80亿元的营收中,开发平台及消费者业务占比30.50%。在垂直赛道上,教育教学领域占比27.08%,智慧城市21.42%,政务13.08%。科大讯飞持续推进的“平台+赛道”人工智能战略,驱动力已经显现。

“平台”上,讯飞开放平台已实现了从智能语音平台向人工智能综合平台的过渡。如今,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已汇聚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阅读理解等各种技术,持续为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的广大创业开发者和海量用户提供人工智能开发与服务能力,围绕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积极构建产业生态。根据本次年报显示,科大讯飞的讯飞开放平台已开放171项AI能力和场景方案,开发者数量达92万,开放平台业务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124.61%。

“赛道”上,科大讯飞选择在教育、政务、医疗、智慧城市、智能服务、智能汽车等行业持续发力,不断扩大落地应用规模。2018年,教育和政法业务成为科大讯飞赛道上的最强音。其中,教育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至20.15亿元;政法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6%至10.36亿元。

2010年,深耕语音技术十多年的科大讯飞开始构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除了布局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能音箱等应用领域外,科大讯飞也参与投资了人工智能公司商汤科技,智能机器人公司优必选、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寒武纪。科大讯飞正朝着人工智能积极转变。

语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互方式,因此,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智能语音都将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入口,并且已经形成共识。从这一点来看,科大讯飞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智能语音赛道上的玩家越来越多,BAT、谷歌、苹果等各大巨头纷纷围绕智能语音生态进行纵深布局。云知声、思必驰、出门问问等围绕智能语音技术研发到应用的初创企业也层出不穷。

科大讯飞转向人工智能究竟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以语音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的赛道有多大,以及科大讯飞在这条赛道上是否可以保持绝对的优势。在智能语音领域,近几年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加之人工智能发展也得到了各方的支持,科大讯飞的优势正在被逐渐拉平。而对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来说,应用场景至关重要,因为产品直接触达消费者,一款成功的产品将成为巨大的流量入口。因此,互联网巨头们往往会选择自己研发,即使自己的技术还赶不上科大讯飞。其中,腾讯的态度就很有代表性,即“既合作又竞争”。腾讯在QQ上采用的是科大讯飞的技术,但在后来引爆10亿用户的微信上,采用的则是自己的语音技术。其实,对于用户来讲,语音识别率是99.99%,还是96%,在体验感上并无太大差异,也不会太影响对产品的使用。这也为拥有丰厚资金实力的互联网巨头提供了一定的时间进行追赶。

此外,相比于新兴的互联网科技企业,科大讯飞更像是一位不谙世事、过于专注技术的“理工研究男”。随着竞争者入局,渠道和品牌的竞争变得愈加重要,显然,对于科大讯飞而言,二者并非其所长,一时难以跟上时代的“竞争规则”使其原有优势进一步被压低。

不过,随着智能翻译机、输入法和语音转写等业务开展,之前以To B业务营收为主的科大讯飞也开始消费者相关业绩开始发力。去年,科大讯飞在To C业务方面的增长十分迅猛。根据年报,其To C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17亿,同比增长96.54%;实现毛利12.96亿,同比增长70.77%;To C业务在整体营收中占比大31.80%,毛利占比达32.72%。

科大讯飞转向人工智能究竟能否成功,还不能妄下定论。只是,科大讯飞面临的一大困难,同样也摆在了众多AI企业的面前。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