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活机器人的“算法”困境
以扫地机器人为代表的生活机器人,近几年来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消费升级拉动吸尘器增长扫地机器人产品结构持续改善》,载《中国电子报》2018年8月7日第5版。在每年国际机器人展会上都会展出不少生活服务型机器人,除了扫地机器人,还有保姆机器人、教育机器人、机器人秘书等,我看过这些机器人的宣传和展示,准确地说,这些机器人大多还只是概念,目前还很难进入市场。
这与现有计算机算法的研究水平有关。即便是采用当下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也还难以满足生活场景的极致复杂性。在某年的国际机器人展会上展示了一款“助残机器人”,它主要用于给老年人喂饭、洗澡等应用,事实上,如果仅仅是简单的稀饭,机器人尚且可以派上用场,但如果还有米饭,还有鸡蛋,外加上牛肉土豆,显然,现有机器人手臂外加勺子组合的算法就难以满足需求了。保姆机器人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它虽然可以回答“今天天气如何?”或是“现在几点了?”但人们对保姆的需求绝不仅仅是这些,即便是一个最普通的场景:想让机器人帮助自己拿一包餐巾纸出来,它既需要机器人对场景、物理、意途等方面的准确理解,还需要配合机器人动作,其中的算法同样是十分复杂,即便如此,这个动作都难以让人满意。
(四)无人驾驶的“安全”价值考验
毫无疑问,无人驾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每一次无人驾驶成功上路,都会让很多人“欢欣鼓舞”,甚至毫不犹豫地购买无人驾驶股票。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钱,或者足够的耐心,一切都无可厚非,但如果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种狂热就急需降温。投资,节奏很重要!时机很重要!目前普遍存在一个概念混淆:无人驾驶与自动驾驶。深圳的无人驾驶公交车,邱海峰:《深圳街头跑来“无人”驾驶公交》,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12月6日第11版。准确地说是自动驾驶,而不是无人驾驶。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自动驾驶,驾驶员虽然省力,但还是要监督的,必要的时候,要恢复人工驾驶;然而无人驾驶呢?你可以躺在里面睡觉。事实上,要解决劳动力问题,市场真正需要是什么?是无人驾驶,而不是自动驾驶。
我走访过特斯拉等企业,他们的工作人员也曾给我介绍特斯拉的诸多优势,其中就包括它的自动驾驶技术,体验了自动驾驶技术之后,就会发现,虽然让你的手暂时离开了方向盘,可是你并没有因此而轻松。或者说,你会变得更紧张,要知道,马路上最可怕的不是车,是人,尤其是不守规则的人,因此,与其盯着车子的行驶状态,随时准备出手还不如把好方向盘,习惯踏实的感觉更为重要,因此,人类社会需要的是真正意义的无人驾驶。
我在上海举办的无人驾驶高端论坛上演讲时说,无人驾驶不可能马上到来。要知道,Google的人脸识别系统经过多年的迭代,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了,然而它还会将黑人朋友识别为黑猩猩。由此可以判断,无人驾驶还需要时间。从2018年3月Uber无人驾驶事故以及此前2016年1月特斯拉的无人驾驶事故都可以说明,无人驾驶的安全价值仍然在路上。
比无人驾驶“上路技术”更为严峻的一个话题:网络安全。即便是有一天,无人驾驶汽车图像识别、自动刹车等安全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无人驾驶依然面临着网络安全的严峻考验。在互联网时代,可以自由出入银行账户的黑客们对社会的危害,无非是会在账户上多加几个零或删掉几个零;然而,在无人驾驶时代,每一辆汽车都是一部可以远程操控的智能设备,黑客一旦黑入了无人驾驶系统,它在瞬间就会变成危害公共安全的“杀人工具”,由此所造成的危害将远胜于互联网时代的系统入侵。
因此,无人驾驶上路的法律绿灯要打开,就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当然,对于未来全社会的无人驾驶场景的到来,我毫不怀疑,这也将极大扩展所有人的驾驶权利,包括残障人士都将迎来出行的自由。但这一天什么时候会到来,就需要有一个正确的预判。还是那句话,投资的节奏很重要,比眼光更重要的是节奏,是时点!
(五)区块链概念股背后的故事
区块链现在很火,据说很多朋友也买了区块链概念股,可是亏得一塌糊涂。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区块链概念这么火,股票却不赚钱?很显然,投资区块链的大部分人被割了韭菜。
我在实验室做了不少区块链的实验,至少目前我依然认为,除了数字货币,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十分有限。区块链不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新技术吗?为何得出如此结论呢?区块链的弊端和它的优势一样,都在于“去中心化”。然而这个世界,或许在我们能看得见的年代里恰恰是需要“中心”的。这里首先需要思考:为什么直到今天,除了数字货币,竟然还没有一个能让大家信服的区块链应用?今天没有,明天就会有吗?很难。再进一步说,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需要把数据同步到所有结点上,由此来构建信用。这使区块链的应用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数据量不能过大,否则,要把数据同步到每一个结点,将成为全社会最耗费资源的事情。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几乎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但它们的发展方向又几乎是反向的,人工智能要求大数据,需要“中心化”,而区块链恰恰不能有太多数据,是“去中心化”。“中心化”恰恰能体现高效率。我也看到一些企业,布置了区块链技术,但为了解决效率问题,只好控制结点的数量,然而,只有少数结点的时候,真正“去中心化”的信用又是难以建立的。第二,隐私性不能太强,区块链的交易数据是要公开的,所以涉及隐私的问题不行。第三,即时性要求不能太高,账本同步到每一个结点是需要时间,比特币汇款不能马上到账的原因也在于此。
人们恨不得把全部传统产业都搬到区块链上,似乎在研究领域中不谈点区块链就已经OUT了,可事实却是,现实世界中有99%的项目不能用区块链。这就好比是这个世界上有99%的事情都需要一个中心的道理是一样的。当然,如果区块链能解决剩下1%的事情,那么它已经足够伟大了!再来看一下所谓的区块链概念股,它们是真正意义的区块链应用吗?事实上,它们仅仅是区块链概念股,而不是区块链应用股。纯粹的炒概念,短期可以,但是长期泡沫终会破灭。所以,可以理解,为啥区块链概念很火,而买了区块链股票的却赚不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