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在金融领域能做什么?在刚刚落幕的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专家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探索应用场景的创新,特别是在金融等垂直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成功案例,开拓出一片“新大陆”。机器人到底能替代哪些复杂的工作?今年7月底,微软把最新的智能机器人“小冰”投放到金融领域试水。
“超级员工”大显身手
“我们用小冰人工智能的金融文本生成一种能力,可以抓取沪深两市26类上市企业发布的全部公告,自动生成摘要。”微软全球副总裁王永东说,“每天90%的国内金融机构交易员在使用小冰生成的摘要。”其服务对象还包括国家证监会批准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尽管,机器人踏入金融行业小荷才露尖尖角,却如同“超级员工”大显身手,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
与新闻、诗歌等其他各类文本生成类别相比,金融这个垂直领域是对速度、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最为苛刻的类别之一。小冰有何过人之处?“所有上市企业公告,特别是重大金融信息,即使在大量企业同时公布各自公告的高峰时刻,小冰依然能够保持‘几乎’同步,约20秒即可稳定输出。国内现有90%的交易员在获得其支持,而另外10%的交易员,由于是人工处理,约晚20分钟才能得到摘要。”微软小冰团队相关负责人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说。
不单是小冰的应用在掀动传统金融业一池水,聚爱财将理财中繁复的沟通、决策过程都交给了机器人,帮助用户选择平台或产品,制定投资方案实现收益最大化。据花旗银行预测,未来10年,机器人理财顾问管理的资产规模将扩至5万亿美元。
美国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曾对4000个拥有支票或储蓄账户的人进行调查,发现其中20%的人了解机器人投资技术,3%在使用机器人投顾进行投资。调查结果显示,未来5年内,使用机器人投顾进行财富投资的比例将逐步提升,并在2020年达5.6%。
介入产业链重构金融服务生态
“通过利用大数据挖掘分析、大规模计算等互联网科技,机器人降低了传统金融的门槛,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让原本专属于高净值用户的专业金融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聚爱财CEO任衡表示。
据介绍,智能机器人应用的核心技术在于机器学习模型,其贯穿于金融业的全过程业务,实时数据处理,及时有效地调整模型参数,代替人类大量重复劳动,最大化创造效益。更重要的是,可以合理的感知、规划、推理和自我优化,像人类一样做出理性的决策。
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专设科学家团队,从事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研究,并在业务场景下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和应用,包括互联网小贷、保险、征信、智能投顾、客户服务等领域。
其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网商银行的花呗与微贷业务使用机器学习降低虚假交易率近10倍,为支付宝证件审核系统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OCR系统,使证件校核时间从1天缩至1秒,同时提升了30%的通过率。
法国初创公司DreamQuark利用深度学习,帮助巴黎银行等十几家金融机构和公司改进金融服务决策。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尼古拉斯·梅里克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基于机器学习创建模型,对银行和金融公司产生的大量数据分析,追踪客户信用记录,从欺诈到反洗钱的检测评分,还通过发现市场早期变化迹象管理投资组合,很大程度上为客户避免风险的产生。”机器人正在金融等垂直领域介入产业链,重构金融服务生态。
智能化促传统行业“瘦身”
业内专家表示,机器人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良好,或许大范围的运用尚有一定距离,而未来金融领域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是行业大趋势。据《金融时报》报道,花旗集团总裁、银行机构客户集团首席执行官杰米·福雷斯表示,花旗银行中有40%的运营职位可以完全用机器替代。巴克莱银行的投资银行主管提姆·罗斯比也表示,未来将会有更少的员工挣更多的钱,而机器人将接管“低价值服务”。
从2016年至今,包括贝莱德集团、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荷兰ING银行等全球重量级银行纷纷展开裁员计划。据麦肯锡估计,最多可能60%的银行相关职位将会受到机器人影响,甚至30%的职位可以“被直接自动化”。如资产管理、证券服务、销售与交易、财富管理等业务部门,都将是重点“瘦身”对象。
微软小冰团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微软通过万得资讯终端,覆盖绝大部分的国内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正在尝试让小冰机器人提供覆盖全天的、全部上市企业信息的即时发布。同时,还与华尔街见闻合作,使用‘华小冰’的化名,透过20多个国内专业的证券APP,提供金融信息给国内40%以上的个人投资者。目前正在进一步扩充小冰在这个垂直领域的产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