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搞技术的”小鹏,来了!造车的终点是机器人?

OFweek机器人网 中字

小鹏要搞AI军备赛?这届1024科技日没那么简单

01 卷王再发力

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比起某些活在社交媒体的友商,自嘲“臭搞技术的”小鹏,无疑更符合大众对于“技术宅改变世界”的刻板印象。

像潜心闭关的武林高手,只期有朝一日练出绝世武功,最后一招名震天下。

而小鹏,则是一群埋头做事的理工男,在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做着足以改变历史的大事。

2019年10月24日,小鹏第一次将“1024”这个独属于程序员的节日,带进了中国汽车圈,成为展现小鹏技术领先壁垒的新窗口。

从只有一台G3撑场面,靠科普造势,到干货满满,多领域全面开花,小鹏走了五年。如今的小鹏,在智驾领域一路狂奔,俨然已成为智能提速时代的见证者、践行者和领跑者。

2023年10月24日,众多程序员翘首以盼的“小鹏科技春晚”如期而至。

发布会上,公司CEO何小鹏首次打出“智驾之王”口号,一口气展示了高阶智驾、智能座舱、首款MPV、飞行汽车、双足机器人和“One More Thing”新车X9等多款产品,并拒绝“立Flag”和“PPT画饼”,高调官宣将在2024年完成全国高阶智驾覆盖,在城市NOA大战先下一城。 

2023年对于小鹏来说,是动荡的一年。

先是当家产品“卷版特斯拉”小鹏G9销量不及预期,上半年营收91亿元,同比降低38.9%,掉队“蔚小理”,交出惨淡财报的小鹏,被戏称“价格战祭品”;再到频繁人事变动,原长城汽车总经理王凤英加入,“灵魂人物”吴新宙离职,副总裁李丰贪腐被抓……

而1024科技日,小鹏用李力耘的平稳接棒和产品说话,提振信心,向大家展现了繁茂的科技树,以及小鹏专注智驾却不止于智驾的野心。

发布会后,小鹏汽车破除阴霾,股价大涨10.28%,达到15.34美元,总市值达132.93亿美元。 

何小鹏表示,过去常听到软件定义汽车,而未来将会发生巨大变化,下一个5年将是AI定义汽车的智能汽车新时代。

机器人作为小鹏AI生态版图中的重要部分,也取得了突破进展,离落地量产只差临门一脚,证明了一家公司能把智能车做好,那么凭借其强大的研发硬实力,也能把智能机器人做好。

02 人形机器人首秀:“脚踩”小米,“拳打”特斯拉

1024小鹏汽车科技日上,双足人形机器人PX5迎来首次亮相,一边挥手一边小跑登场的PX5一露面就引得现场观众连连惊呼:这不比当年特斯拉AI大会被人抬上舞台,功能仅靠PPT披露的Tesla Bot强?

小鹏也成为继特斯拉之后,第二个将自研双足人形机器人推向大众舞台的车企。

走得稳

早早入局机器人赛道的小鹏,一直在探索智能机器人的最佳形态。

从四足到两足,PX5已全面升级,拥有业界顶级的双足行走和越障能力。通过高性能关节,高稳定性的行走能力,可支撑其最高完成2小时以上的室内外行走和越障,即使在砂石、草地等复杂环境中也可以大步行走。

采用“直腿”设计的PX5,步态更自然,消灭了小碎步,更接近人类,在保持优雅美观的同时,高效的行走方式将续航里程较“屈膝”行走时提高了一倍。

除了走得稳,PX5还有许多令人惊艳的“小亮点”:不仅会踢足球,越野跑,更能脚踩小米平衡车来场越障比赛,面对冲击更能化身“不倒翁”,坚挺依旧……

抓得牢

“手”的灵活,也是一大亮点。

PX5采用具备7自由度、重复定位0.05mm的超轻量级仿人机械臂,以及单手11自由度、采用刚柔混合驱动的仿人灵巧手,并且PX5还实现了驱控一体,具有末端触觉感知能力,使其能够仿照人类动作,针对不同形状的物品进行灵活抓取和搬运,即使面对纸巾、柔性小球等物品也不在话下。

软实力

硬件部分表现亮眼,PX5在软件部分的设计思路则是对标特斯拉,意在将人形机器人纳入自身的产业链条之中,彻底实现“自给自足”。

未来,小鹏将为PX5装载包括XNGP、XEEA电子电气架构、XPower、XGPT灵犀大模型、XOS等智能汽车同源技术,并尝试让其下产线、上门店,在生产和服务场景进行落地,实现智能机器人与AI汽车的深度链接,推动智驾驶向下一站。 

历时5月,让机器人实现从四足到双足的稳定行走,作为率先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突破的新势力车企,小鹏向业界展现了自己在核心技术上的积累和创新实力。

尚处“婴儿”之期的PX5,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功能将日趋多样,专注特定应用场景的开发也将日益深入优化。

马斯克宣称擎天柱将在明年实现量产,小鹏也同样立下Flag:希望在明年1024,能够让双足机器人在小鹏工厂里巡逻,甚至在销售门店里帮助卖车。

或许再过不久,我们就能看到PX5的“再进化”。

03 新势力车企为何扎堆机器人?

无论是智能驾驶还是机器人,都绕不开一个话题焦点,那就是马斯克。

作为引领新能源风骚的智驾先驱,马斯克的一句“特斯拉未来的最大价值在Optimus人形机器人,潜在市场需求将超100亿”将人形机器人推至新风口,成为众多巨头和资本热捧的“香饽饽”。

即使是在ChatGPT引领的千模大战下,人形机器人也不减锋芒,甚至作为智能化的最佳载体,还能“分得一杯羹”。

马斯克大展拳脚,热衷与特斯拉贴身肉搏的各大车企也不落人后,跨界布局,一展创新决心,大秀科技肌肉:现代收购波士顿动力80%股份,吉利入股科捷机器人,上汽成立赛创机器人,比亚迪押注稚晖君智元机器人……

早在2016年就成立了小鹏鹏行,而后发布智能马、四足机器人的小鹏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团队之一。

“内卷”成风的车企,为何纷纷瞄准机器人

汽车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不是机器人,这一观点一直众说纷纭。

有人说无人驾驶汽车是机器人的另一种形态,只是一个是对人类驾驶行为的重现,一个是对人类全方位的模仿。

归根结底,无论智能汽车和机器人如何界定,概念怎么延伸,他们都同属于高端制造,拥有同样的底层逻辑,同样的算法骨架,也面对同样的转型挑战和发展机遇。

从技术层面看,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在环境感知、决策、控制,这三大核心技术上是相通的,基础的通信、软件、系统架构也有共同点。

这也是众多厂商,在无人驾驶还未真正落地的时候,却尝试进一步扩大版图的原因之一。因为相较于真正的从“0”到“1”,车企具有一定的底子支撑,将规避许多转型阵痛。

但即便如此,车企想要“造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也需要克服许多“水土不服”。

例如,汽车常处于高速移动的环境之下,并且需要极强的安全性能和紧急保护机制,需要高算力芯片支持实时计算;而智能机器人,在现阶段常用的工业和商业场景,计算需求会有所降低。

而当智能机器人已经在研究如何将大模型利用最大化的时候,自动驾驶“看得到、看得懂、懂得做”的三大难题,还未被完全攻克。

04 结语

新势力车企扎堆机器人,一方面是基于机器人应用场景持续增加、商业价值攀升,对美好市场前景的期待;另一方面是在燃油车深陷竞争危机,急需布局新赛道,打开新市场的焦虑。

造飞行汽车,做智能机器人的小鹏,常被诟病“不务正业”。

但是“超前布局”,本就不应成为束缚企业发展的魔咒,在坚守智驾主战场的情况下,机器人也可以作为新的增长点。

正如何小鹏说的那样,无论是智能出行,还是智能机器人行业,都以一种超越预期的速度迅速发展。随着技术突破,未来的智能汽车必将与机器人深入融合,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而到那时,我们都是AI划时代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