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由于制作工艺繁琐,针织服装厂始终需求大量人力。随着经济发展,国内用工成本快速上涨,人工生产效率低下,加上传统的供应链必须提前3至6个月下单进行生产,服装零售商很难精准预测流行趋势,往往导致库存积压,利润一再压缩。而库存正是服装鞋品行业的通病。慈星凭借自身的两大技术: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针织装备管控技术和针织“全成型”技术,将实现针织类产品的全球化、分布式生产,彻底颠覆传统针织产业。
“它将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自动化生产线无缝联结,实现客户个性化订单的实时生产。”李立军在介绍产品时尤为骄傲,“我们正在公司内部打造一个样板车间,在这条生产线上,每天可生产3000件完全不同的针织衫。”
此外,为完善产业布局,慈星还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器人与人体工程学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等国内外顶尖的机器人研究机构开展深度战略合作。一系列资源的有效整合,为慈星建立一个以机器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及互联网+等技术融合发展的生态系统奠定了基础。
低价策略绝非长远之策研发才是企业的未来
“价格战”是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必然产物。目前,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加入到机器人领域。过去5年,我国机器人市场平均增长率接近30%。2018年国内市场规模预计达87.4亿美元,约占全球1/3。而在核心技术缺失的重压之下,部分国内企业则采用低价策略作为竞争突破口。然而,残酷的价格厮杀并没有让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扩大。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份额下降至不到27%,遭遇5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对此,李立军认为尽管中国机器人市场存在分层,有很多不同需求,但一味的低价策略不见得有利于这个产业的发展。低价意味着机器人的定位精度、产品寿命、噪音等指标会与高端机器人存在较大差距,低价策略不可能让企业成为最大的赢者。“因为机器人是一个高度竞争的产业,机器人价格高不代表就有高毛利,而是大家都在合理的利润水平上发展。比如全球销量最高的发那科,它的利润是通过规模化生产和长年的技术积累形成的。如果要达到发那科机器人这样的技术水平和性能,你生产的机器人可能要比发那科的价格更贵。”李立军表示,低价策略只能用在一些对机器人性能要求不高的中低端应用场景,比如低速码垛、普通工件上下料等。
李立军指出,国内市场需求是多元化的,低端机器人能够满足一些中小企业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低价策略未尝不可。企业要想发展,更应该坚持持续的研发投入,对于国内缺失的技术还可以通过国际化战略,比如进行企业并购获取。在技术和研发方面,慈星尤为重视。公司历年的研发投入占比高达总收入的5%-7%。此外,公司至今已有一千多项专利,一百多项发明专利,其“针织品智能柔性定制平台试点示范”项目被列入2016年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电脑横机”项目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可持续发展来看,企业如果一味地生产低价机器人,将会形成“低利润-低研发投入-低价格”的恶性循环,绝非长远之策,更没有未来可言。“研发才是企业的未来。企业要有高毛利,才能保证研发投入。”李立军说道,“慈星不太可能往低价策略的方向发展,我们希望通过投入更多资源,掌握更先进的技术。”
未来几年,慈星的战略布局仍将以鞋服、3C、机器视觉和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为主;此外,其母公司还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了前瞻性布局,在语音处理、图像识别、医疗外骨骼等方面投资了二十多家相关的人工智能企业,进一步拓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