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第五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以“知行合一,让AI与机器人更融合”为主题,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机器人人才培养,并提供多个机器人人才培养的交流平台。5月11日,由国际机器人竞技与创客教育联盟,北京博创尚和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人才培养论坛及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究所承办的机器人职业人才培养论坛火热进行,在论坛上,来自五湖四海的专家学者聚焦机器人人才话题,为机器人人才的培养发展建言献策,出谋划策。
做一个可以变化的螺丝钉
缺乏高技术人才是机器人行业普遍面临的困境,正像是验证了《天下无贼》里的那句话“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
“人工智能·机器人人才培养论坛”作为第五届中国机器人峰会的科技教育论坛,围绕着“人工智能、新工科、新实训人才培养” 主题,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为核心,在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背景下,重点探讨高校“新工科”建设和高等职业教育“新职教”问题,培养造就一批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和一线产业大军。
北京博创尚和科技有限公司CEO胡涛
论坛主席、北京博创尚和科技有限公司CEO胡涛多年来致力于机器人人才的培养,为机器人界人才问题的探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胡涛表示“本次论坛是在人工智能作为国家的科技战略、教育部大力推动‘新工科’建设、高职教育面临改革升级等背景下展开讨论的。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工大、北航及高职领域的报告嘉宾分别结合本校特点,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培养符合新技术、新产业需求人才的实践经验和改革思路,为各大高校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从90年代末,到现在也就是短短的2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的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真的是产生了飞速的发展。”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张玲带来了对新职教人才培养的思考,张玲进一步表示“新的技术的产生、新的业态、新的经济,所以一定会催生新产业、新的岗位,新的产业和新的岗位一定会需要新的职业教育。”
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张玲
对于如何做,张玲表示“第一就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职业教育要有新的观念;第二个就是学校,如果已经思考到需要改变,或者已经意识到需要改变,就按照‘八个新定义’(培养规格、职业院校定位、专业顶层设计、校企合作形式、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师资队伍建设的标准和要求、职业素质教育与养成的内容的重新定义)去逐步的改革与创新,并且付诸实践。”
“在创新创业的路上,最重要的是我们推出合适的人才,没有人,没有方向,那么这个创新都是空谈”,北京博创尚和科技有限公司CTO、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梁建宏作了《新工科、新实训人才培养的思考》的演讲,梁建宏表示“我们要鼓励学生做一个可以变化的螺丝钉,要在一定范围内,有适应自己不同的岗位,具备较宽阔的职业相通通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梁建宏
“怎么样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进取型的人才、创新型的人才,我总结为叫PDATRTS”梁建宏表示,“其中PDA是第一个板块,载体这个大家都比较认可,通过实训平台比赛、玩具这些都是有强烈的时间节点要求的,给他一个时间限制,吸引他的注意力。第二个最重要的跟专业相关的,我们叫做拆解。学生怎么样从现象到本质,从外观到内部,逐步建立一个完备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