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与轮滑舞者互动,他们携手一起从平昌穿越到2022年的北京。
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八分钟”表演时段,由国产机器人公司新松负责研发的24台移动机器人“冰屏”让人惊艳。这批机器人不但要完成了自己动作编排,更要与演员、地面投影进行联动表演,国产机器人第一次在国际赛事上表演高难度舞蹈动作,的确让人生出一种“中国智造”的自豪感。
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新松研发的机器人与表演者共舞
事实上近两年来,中国机器人应用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工业机器人在工厂替代人工速度的不断加快,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中国已经成为机器人制造强国”的错觉。
那么,借韩国平昌冬奥会上的精彩演绎是否就能说明,中国机器人企业已经开始迈入第一梯队了呢?
政策利好加持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销量激增
事实上,除了炫目的机器人表演之外,自动化生产在全球范围内也在不断加速,机器人密度大幅提升。
亚洲作为近几年全球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机器人装机量的增速在全球也排在首位。2010~2016年期间,亚洲机器人密度的年均增长率为9%,美洲为7%,欧洲为5%。不出意外,中国已成为工业机器人密度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
在最新数据统计中,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位于全球排名第23名,政府也不断通过政策扶持,欲在2020年之前,将中国打造为全球自动化程度前十的国家。
根据IFR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12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13.1万台(套),同比增长51%。IFR预测,2018-2020年国内机器人销量将分别为16、19.5、23.8万台,未来3年CAGR达到22%。
与此同时,国内机器人企业也在政策利好之下获益颇丰。新时达、新松、埃斯顿、拓斯达为代表的四家国产机器人厂商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上述企业平均营收增幅达到了54.75%。其中,新时达营业收入25.8亿元,新松营业收入16.77亿元,埃斯顿和拓斯达营业收入也分别达到了6.65亿元和5.08亿元。而新松2017年全年归属净利润可以达到4.313亿元至5.1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