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背后:三大痛点仍存

OFweek机器人网 中字

  服务机器人是庞大机器人家族中的一个年轻成员,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根据其用途不同,可以划分为保洁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家用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及娱乐机器人,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服务机器人前景广阔

  从全球角度看,以智能服务机器人为主的机器人产业在不断发展,产业规模及市场空间持续扩张。目前全世界至少有48个国家在发展机器人,其中25个国家已涉足服务机器人开发,掀起一波服务机器人研发热潮。

  相比已步入成熟阶段的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消费对象众多,市场空间更为广阔,因此服务机器人已成为科技界发展的一大趋势。据预计,到2021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850亿美元。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的主要增量会在中国,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消费群体广大。凭借中国强大的市场消费力,将成为智能服务机器人蓬勃发展的前沿阵地。

  在2016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经达到72.9亿元,同比增长44.6%。研究预测,在2017~2019年中国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还会持续上升,在2019年有望接近152亿元。

  尽管这些数据光鲜亮丽,但是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诸多痛点急需解决。

  三大痛点仍待解决

  痛点一:核心技术难题

  对于服务机器人来说,它是一种基于多种技术融合和实现的产品,其中关键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技术、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语义解析及交互技术、导航及定位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调度管理技术、电机及舵机技术、多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等。

  其中,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技术相比其余几项技术,发展时间较晚,沉淀还不够深厚。加之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导致部分国内服务机器人企业不愿过多下功夫在技术研究上,反而是看重产品的宣传推广。

  痛点二:企业盲目跟风

  机器人是未来各国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柱之一,为此不断提高对机器人产业的重视度。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智能服务机器人列为未来15年重点发展的前沿技术。而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也是从2005年前后才开始初具规模。

  由于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广阔,不少人看中了其中巨大的商机,加上至今为止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对于产品标准仍缺乏统一规范要求,因此很多企业只是想利用相关的政策扶持,来实现自己的资本运作。

  这种现象不在少数,很多服务机器人企业都还只是停留在概念产品意义上,扯着服务机器人的大旗,却连落地的产品都无法提供,或者直接将他人的产品拿过来,换个包装换个外壳,就开始大肆宣传这是自己的产品。这就导致了市场上很多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国内整个市场的行业水平。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