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巨龙云集的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长三角地区是汽车应用优势明显的工业机器人集聚区,得益于对于机器人的率先及大量的应用,目前机器人产业基础扎实,呈现全产业链发展态势。
珠三角地区,市场机会广阔的机器人应用基地。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发达,但集中在装配和包装等劳动密集型环节,为加速产业转型,提高区域经济的全球竞争力,广东、福建等多地政府出台了机器人专项扶持政策。
中西部地区,成本优势明显的机器人生产基地。目前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相对落后,不过地区拥有成本等关键性优势,是成本优势明显的机器人生产基地,能够吸引一批企业入驻并共建机器人产业基地,抓住国家工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契机。
服务机器人产业总量小潜在需求大
2015年全球机器人公司共获得5.87亿美元投资,与此同时,单个项目投融资金额也在逐年上升。服务机器人在2015年获得更多投融资机会,特别是在医疗服务领域。
从2014年起,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出现了众多上市公司通过合作参股模式切入机器人领域的情况。相比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潜在需求很大,但目前产业总量较小,投资机构多在观望状态。
从投资机会上看,有三点需注意。
一是关注在核心零部件环节有重点布局的企业。核心零部件是工业机器人的利润中心,特别是在减速机领域,是制约降低国产工业机器人成本最重要的因素,尽管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减速机研发困难重重,国内产品的性能与国际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整体产品的质量正在逐步提高中。
二是人机协作型机器人正在抢占下一个风口。协作型机器人具备小型、轻量化、高度集成等机器人发展的最新趋势,目前正处于市场推广的阶段,未来此类机器人将主要适用于增长快速的电子行业,以满足其柔性化、灵活性、高精度的作业要求。
三是软件和算法引领服务机器人智能化发展。机器人软件和算法决定了机器人在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作业能力,大大增强了产品的“软实力”。通过深耕软件以及算法,业内企业可对机器人产品进行智能优化,同时能够向平台、网络、人工智能等方向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