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什么机器人始终无法完全代替人类

OFweek机器人网 中字

  国家政策的限制:期待人机合作

  早在美国发明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开始,美国失业率高达6.65%,政府开始担心发展机器人会造成更多人失业。但是机器人是工业的发展趋势。

  “不可否认,有些先进的技术在短期内可以替代工人,但纵观历史,技术的进步是打开经济增长的钥匙。”欧洲机器人协会秘书长尤维·赫斯博士认为。欧盟委员会副主席、数字和电信政策专员内莉·克勒斯表示,在短期内,一些人的工作机会可能会被机器人抢走,但从长期来看,机器人反而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从2004年到2008年,德国的机器人总量增加了约2.3万台,同期的失业率从4%下降到1.8%;巴西的机器人总量增长约2000台,失业率从9%降至7%。从这些数据来看,机器人产量的增长不会造成大量失业,相反,更多的就业机会被创造出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注定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取代人工。不过,在机器面前,人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未来的世界,也必定是人与机器协作创造出来的世界。用双手生产价值的愉悦感,用智慧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使命感,是人类特有的情感和收获,这些永远不会被机器剥夺。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