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北京市机器人伺服与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后,33所将联合政府、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等,共同开展智能机器人及伺服控制相关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其后续工作重点包括:加速小型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数码通讯生产线上的推广应用;面向石油、电力、煤矿和核工业等行业特种作业需求,开展特种机器人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推动机器人自控控制技术和多信息感知、处理和融合技术进步;加大机器人研发条件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研发平台。
这个落户中国航天的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未来还将担负起推进中国机器人及核心功能部件技术研发和国产化的重任,提升国产机器人的品牌竞争力,扩大国产机器人及核心功能部件的产业规模,进而助力国家智能制造装备工程化进程。
湖北:针对机器人产业推新政策
近日,《湖北省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正式出台,为省内机器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意见》提出,到2020年,湖北省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培育1-2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5-10家关键部件配套企业,打造1-2个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湖北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率达到50%以上,成为中部地区工业机器人生产、应用、服务的核心示范区,以及全国工业机器人重要产业基地之一。
根据新出台的《意见》,2014年起,湖北省每年将把工业机器人包括整机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集成应用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纳入现有省级财政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范围,并给予资金倾斜支持。
新出台的《意见》将缓解这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企业的焦虑。《意见》要求,对采购或租赁湖北省制造的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项目,从湖北省技术改造财政贴息资金等省级财政支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财政贴息或资助。鼓励用户企业、制造企业、科研机构与集成服务商组成项目组,参与招投标,联合开发特定行业工业机器人成套应用装备并给予首台套政策支持。鼓励用户采用湖北省自主品牌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