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十二五”服务机器人重点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田苗
据IFR数据,2005-2012年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为9%;而同期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则以年均25%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且在2012年底,中国超越韩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机器人市场。资料显示,2012年全球机器人总销量的70%集中在日、中、美、韩、德五个国家,其中中国独占15%。相比日本、韩国约300台/万名工人的机器人保有密度,中国该指标仅为21台/万名工人,这个数字甚至远未达到55台/万名工人的国际平均水平。
作为工业机器人巨大市场的中国,自己本土品牌却不太光彩,不仅在技术上不能和国际品牌比,甚至在我们一直很有优势的价格上,机器人也落后于他人。针对这个问题,王田苗有他自己的看法:"只有通过国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长期投入,实现部件国产化、自主化,大幅降低成本和定价,我国工业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的时代才会到来"。据介绍,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包括电机、伺服系统、驱动系统以及减速机,其中减速机占机器人成本的35%左右。把握住核心部件,本土机器人崛起有望。
对机器人产业形态今后的发展做了预示:将三分天下,一个是系统集成商,第二是机器人主机厂,第三是一大批中小型企业专机的企业和零部件配套。现在机器人产业只是冰山一角。将来,机器人会渗透到各个行业,从通讯到医疗,到制造、服务等等。
点评:作为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服务机器人重点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田苗在看待机器人问题上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用很幽默的方式说在超市里卖机器人"太天真",选择到南极去考察智能机器人。对中国的机器人则抱有很乐观的看法,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国家机器人项目会越做越好,为国产企业指导方向。
结语:纵观2013年,工业机器人行业可谓是风生水起。国际老品牌仍然发挥着自己的优势,不断创造新的产品,国产品牌,如新松等则不甘示弱,努力打出自己的一片天。撑起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正是这些有影响力的人物,不能说行业缺少他们不行,但是他们的存在确实对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些人的带领下,我们看到更好的工业机器人行业。不管今后如何,他们都应当载入工业机器人史册,这也算是我们对他们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