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进化论:人到机器再到“人”(图)

OFweek机器人网 中字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逐渐接近尾声,其作用也显现出来,首先是蒸汽机的应用为当时社会从农业转向工业时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促进了制造业的迅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物质条件。在这种前提下,19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这一时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次工业革命(SecondIndustrialRevolution)。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提出的概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典型特征为自动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制造业的影响

  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诸多新兴科学技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形成许多新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和电器制造业、汽车工业、石油开发业和石油化工工业,以及新兴的通讯产业,特别是电力的广泛应用,更是为制造业打开了方便之门,提高了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促使工业生产趋向于自动化、产业化发展。

  首先,第二次工业革命制造业的进步是随着当时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而逐渐显现出来的。在19世纪里,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电力的应用促使了电机的迅速进步,使得制造业逐渐走向自动化,大量生产的技术得到了改善和应用,生产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由于在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并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使得制造业取得了更大的成果。

  其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与制造业相关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以英国制造业为中心,通过新技术的逐步传播来带动后进国家,致使全球制造业发展进程缓慢而不平衡。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则是美国人发明的;发明橡胶轮胎,制成汽车的是法国人。因此,新的技术和工业革命一开始就超出一国的范围,使得全球制造业可以整体发展,相比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都更加迅速。

  最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时,除英国、美国北部和法国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其他国家有的正处于它的高潮期,如美国的南部、德国和俄国;有的则刚刚起步,如远东的日本和中国。因此,对一些后进的国家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以德国为例,它一方面积极地吸收、消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另一方面又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因而其国内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异常迅速。起步更晚的日本,则同时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在短期内就取得跳跃式的发展。

  时至今日,人类已经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前两次已从人们的视线里渐渐远去,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现在。工业革命的发展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有的学者认为,现如今正在发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而且使西方一批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先后实现了高度工业化,走完了工业社会的最后历程。而我国制造业也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正逐渐的从“世界工厂”走向了“创造之都”,要想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腾飞,就决不能错过这次难得的机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