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昊科技,拿下国内首单
近日,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853.SZ,以下简称“申昊科技”)成功中标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600834.SH)的上海轨道交通智慧维护工程智能巡检机器人项目,中标金额高达1452.35万元。
图片这也是国内轨道交通领域,车底检测机器人的首个批量订单。
据公告,申昊科技此次在投标文件中提交的项目业绩为:杭海城际铁路智能巡检及车辆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5月中标,所使用的机器人及系统均来自申昊科技,部署在杭海城际铁路盐官车辆基地和长海主变电所试运行,并接入杭海城际“轨道医院”二期智能运维中心。
作为行业领跑者,本次中标是继杭海城际铁路项目之后,申昊科技再次在轨交智能运维领域拔得头筹,彰显了其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截至5月20日,申昊科技股价为16.42元,当日涨幅0.92%,总市值24.13亿元。
扎根“工业大健康”
申昊科技从诞生之初就将目光锁定在极具发展潜力的“工业大健康”领域。公司成立于2002年,致力于设备检测及故障诊断,通过充分利用传感器、机器人、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工业设备安全运行及智能化运维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20年来,申昊科技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在工业检测设备、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不断创新突破。目前公司已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机器人及智能监测控制设备产品,覆盖电力电网、轨道交通、油气化工等多个行业,让“工厂无人值守”不再是梦想。
凭借长期技术投入和落地应用,申昊科技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目前,公司团队规模超500人,产品专利300+,牵头及参与10+标准制定,被认定为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巡检机器人标准工作组的秘书处单位,并建有浙江省重点院士工作站、省级智能运维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平台。
机器人赋能轨交智能运维
轨道交通作为大众出行的重要途径,面临着客流量庞大且不断攀升的严峻形势。根据《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到2035年,现代化铁路网率先建成,全国城市群之间铁路网达到20万公里,高铁达7万公里。
作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轨道交通系统之一,上海地铁网正高速扩张,截至2020年12月,上海地铁列车保有量进入7000辆时代,城轨网络和车辆规模双居世界第一。
随着新线路的不断开通,未来上海轨道交通的总里程和车辆保有量还将持续攀升。面对着日益壮大的车辆规模和运维任务,如何确保运营安全、提高维护效率,已然成为上海轨道交通运营商急需解决的现实难题。
然而传统的人工检修模式,已难以满足日益旺盛的检修需求。
一方面,检修作业环境艰苦,无论是夏季的高温,还是冬季的严寒,对长期暴露在恶劣环境下的检修人员来说,都是极大挑战,并且检修作业持续时间长,熬到凌晨是“家常便饭”,但随着工人疲惫加剧,面对零部件精细繁多的检修对象,工人漏检错检等概率也会随之升高。
相比之下,机器人凭借持久耐劳、检测精准等优势正成为铁道运维的有力补充。
申昊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智能运维装备提供商,早在多年前便开始布局轨道交通智能化产品线,专门成立了智慧轨交事业部,集中了大批资深技术力量进行自主研发。经过长期钻研和市场培育,公司的轨道交通机器人系统已形成了全线覆盖、多场景适用的产品矩阵。
根据公司官微披露信息,本次中标项目的核心产品是列车车底检测机器人。
它采用轮式运动平台与机械臂结合的组成方式,搭载视觉检测载体,可在狭小的轨道环境中灵活作业。依托高精度激光定位导航技术,机器人能够自主完成检测路线规划、移动、转运,并对沿线设备实时拍照、测量和识别分析,一旦发现车底异常或存在潜在隐患,便会及时触发报警。
与传统人工检测相比,列车车底检测机器人不但能消除作业环境和人为干扰等因素,极大提高了检测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让维修人员远离恶劣工况,实现轨交维护作业的智慧化革新。
此外,公司的其他代表性产品还包括双轨式钢轨超声波探伤仪、轨交线路巡检机器人等。
前者适用于城轨、普铁、货铁和高铁等在役钢轨的检测,全天候自动化合格检测,实现在“天窗期”快速对钢轨进行无损和完整性评估,大幅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也提供了全面的综合分析与评估手段,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评估钢轨安全隐患;
后者采用钢轨轮式自行走运动平台与各类高精检测系统结合,运行于地铁线路中,用以辅助人工完成对整条线路的夜间巡检工作,从而缩减巡检人力成本、降低人员工作强度。
对于申昊科技而言,凭借拿下申通地铁这一“重量级”订单,无疑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在轨交智能检测领域的市场地位,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产品线推广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项目也或将成为其轨道交通业务又一具有示范意义的重要里程碑。
而在轨道交通行业,推广智能化运维装备已然成为大势所趋。
未来,智能巡检机器人、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大数据决策平台等先进技术必将广泛应用,与人工操作相结合,共同构建起安全、高效、经济的智能运维新模式,助力轨道交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