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蓝色经济,深圳这家水下“小巨人”获千万融资

OFweek机器人网 中字

随着蓝色经济兴盛,能在复杂的水下环境替代人类完成各种作业的水下机器人,成为海洋智能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资本多方关注。

近日,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潜行创新”)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据悉,本轮投资方为正熙资本,所筹资金将用于研发泳池清洁机器人产品,完善产业链建设与营销推广。

切入水下赛道

潜行创新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水下无人机和便携式智能无人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目前已生产7代产品,广泛应用于水下观测、水产养殖、水下救援、科研勘探、水利水电等领域,已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创始人周长根在创业之初就秉持“使水下探索更容易”的愿景,选择定位消费级和轻量化产品,力求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升性价比,让大部分人都能用得起。

潜行创新研发实力雄厚,核心团队来自华为、比亚迪、LG、富士康等国际一流企业,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掌握包括水下推进器、机器人控制算法、导航控制、水下图像处理等方面的核心技术。

水下机器人产业高度依赖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而这方面国产化程度不高,多需依赖进口。经过多年积累,潜行创新已掌握水下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包括水下推进系统、机器人控制算法、水下图像处理等。并且通过自主研发供应链,公司已实现水下驱动电机、连接器、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自给自足,增强了核心竞争力。

当前,“潜行创新”的产品主要面向近海轻量级使用场景。但随着用户需求升级,在复杂环境如离岸作业中的应用潜力巨大。为此,“潜行创新”正研发中型水下机器人,以满足在复杂海况下的高作业需求。

这类产品可根据任务搭载不同模块,实现多功能复用,拓宽水下机器人的应用领域。相比单一型号的机器人,平台化的通用型产品更具扩展性,也能为客户提供切合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

从消费级产品起步的潜行创新,在创业初期主要面向水下摄影、潜水探险等大众消费群体,并逐渐向泳池清洁等生活化场景布局拓展。

不过,工业级水下机器人销售份额已达60%,成为企业增长主力。相比消费级产品,专业作业类机器人利润空间更高,且客户粘性强,有助于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而这种通过消费级产品实现品牌影响力和技术验证,创新成果再反哺工业级产品的“双轮驱动”策略,使公司能在专业性与普惠性之间实现有机衔接。

抢滩百亿市场

搭载各类传感器的水下机器人可以提供水下环境更直观和全面的观测数据,极大提高工作效率,而得益于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水下机器人也正向更多如水坝检测维护、水下考古等非传统应用领域渗透。

在中国,水下机器人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水下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达110.2亿元,同比增长26.1%,而到2027年预计国内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300亿元。

在已有的水下机器人产品矩阵基础上,潜行创新近年来开始布局面向消费级市场的智能泳池清洁机器人,这也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全新蓝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私人泳池和公共泳池的建设数量在持续增加,但传统的人工清洁方式低效昂贵,而能自动导航规划避障,实现无人值守也高效清洁的水下智能机器人,则非常贴合市场需求。

根据数据,2021年全球泳池清洁市场规模已超百亿美元,仅美国的泳池清洁市场就高达46亿美元,增速强劲,以泳池清洁机器人为突破口的水下机器人民用化也将是大势所趋。

基于多年潜水器开发经验,潜行创新已推出自主研发泳池清洁机器人产品,并能适用于不同形状的泳池,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相比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泳池作为封闭水体,对水下机器人的技术门槛更低。这意味着潜行创新可以在产品简易性和成本控制方面有更大发挥空间,让消费者以“有限”的价格体验“有余”的清洁效果。

面向未来,水下通信、精确导航定位以及强大的遥控操控能力依然是水下机器人的短板,也是进行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所在。并且水下机器人行业正从传统的专业设备销售,向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服务型转变,客户不仅需要水下机器人硬件设备,也需要软件算法、数据分析、操作维护等配套服务,这需要水下机器人企业进行业务模式创新,提供更全面和贴心的解决方案。

想要让水下机器人普惠大众,各家企业还有阵路要走。

水下机器人作为蓝色经济的新兴领域,前景无限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希望潜行创新能如它的名字一般,秉持浩瀚心怀,用创新探索水下奥秘,开拓更广阔的蓝海。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