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主”航空机器人,拿下环境检测领域

OFweek机器人网 中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讨论的热点话题,环境污染、水气污染等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环境监测体系的完善势必成为重点。相比于传统的监测手段,航空机器人具有空中领域的“主导权”其灵活机动、覆盖范围大等诸多优势,恰好能够弥补定点监测站的不足。

近期,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群智能感知创新中心推出了低成本机器人智能感知系统,整套系统的硬件成本较激光雷达或双目相机方案降低百分之五十以上。该系统用单目摄像头和低成本IMU(惯性传感器),就可以实现机器人智能识别、自主定位、自主避障、环境建模等功能。尤其是增加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后,该系统能够突破光线暗淡、雨雪烟雾等恶劣环境条件限制,实现全天时全天候智能感知。

利用航空机器人进行环境监测其实也包括很多内容,比如大气实时检测,大气采样,水质采样,蓝绿藻、水华监测等。除此之外航空机器人还可以用来跟踪自然栖息地里面的动物、监测热带雨林的健康状况、甚至用热成像技术侦测偷猎者以对抗偷猎行为。航空机器人不仅可用来进行常规监测,在应急监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监测时效性高,如果用卫星遥感监测,分辨率低、时效慢、可操作性弱。精准分辨率在0.3米时,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覆盖一次。而航空机器人监测,只要需要,随时都可以覆盖,且分辨率在0.1米左右,比卫星遥感分辨率要高。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环保行业,进行大气污染监测,航空机器人企业正在大力打造环保航空机器人系列产品,并通过扩展机器人搭载能力,提高其应用灵活性和稳定性。航空机器人对于空中领域的主要形态无论是红外成像仪、摄像机,还是气体检测传感器等,都是航空机器人应对大气污染监测不同任务需求下的得力助手。虽然航空机器人应用于大气污染监测,有效弥补了传统传统监测方式的短板,但是航空机器人对于污染监测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

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存在质疑。即使航空机器人采集大气污染数据相对于定点监测要准确很多,但数据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仍然需要深入验证。由于大气流动快速,具体成分比较复杂,还会受到高空环流的影响,航空机器人采集的数据不一定是实时、实地出现的污染。因此,需要继续推动航空机器人技术的升级,研发更加先进的传感器,同时要积极利用其它监测平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航空机器人与环保行业的结合已是大势所趋,在大气污染监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成熟。随着航空机器人的强势加入,我国环境监测必将迎来崭新的局面,环保航空机器人的发展也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前景。

来源:Ofweek机器人网  编辑:王俊斐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