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亿,腾讯、软银牵手押注下一个达芬奇

OFweek机器人网 中字

01 新风口诞生,手术机器人独角兽冲锋

2015年,达芬奇一场为葡萄缝合的手术,让全世界受到了来自手术机器人的科技暴击,也推动手术机器人迈入一路“狂飙”的“机器人+”时代,成为众多VC奔赴的“新战场”。

近日,一家来自英国的手术机器人公司——CMR Surgical赚足了眼球。不仅官宣当家产品Versius手术机器人完成15000多例手术的里程碑,还将建英国首家手术机器人工厂,更完成1.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D+轮融资。

本轮融资,除在D轮投资4.5亿美元的软银愿景基金二期(Vison Fund 2)继续加持外,腾讯也位列股东,跟投押注。据悉,本轮资金将用于推动公司持续产品创新,包括新技术开发,并支持机器人系统的进一步商业化。

手术机器人的出现,克服了传统临床外科手术精度较低的痛点,规避了因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导致医生疲劳影响手术状态的问题,更具有数据监控和溯源等优势,可以协助医生完成深入人体组织的精准操作,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在手术机器人领域,达芬奇是一座无法绕开的高山。而新风口下,紧随行业开创者达芬奇之后,奋力追赶龙头步伐,狂卷数十亿美元融资的CRM,能否成为“下一个达芬奇”?

02 势头强劲的“剑桥系”独角兽

剑桥大学,这所世界顶尖学府,孕育了无数科技人才和创新成果。

CMR Surigical 2014年成立于英国剑桥,创始团队毕业或工作于剑桥大学,因此最初命名“剑桥医疗机器人”(Cambridge Medical Robotics),是名副其实的“剑桥制造”。

颠覆传统,开辟新范式

作为手术机器人行业的后起之秀,CMR同样对标行业老大达芬奇,但在改变现有手术机器人市场,促使普及性最低且负担得起的微创手术成为可能的愿景之下,CMR另辟蹊径,大打创新牌。

2018年,CMR推出专为微创手术设计的手术机器人Versius,产品一经推出便引起广泛关注,并迅速打响名号,成为达芬奇的有力竞对,CMR“外科领域手术变革者”的梦想也在逐步落为现实。

在达芬奇的强大统治力下,Versius采取差异化战略,强调小型化、模块化、多功能化。Versius模仿人类手臂,机械臂装在可自由移动的车上,允许医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机械臂数量,并且配备3D高清摄像头和触觉反馈装置,可提供身体内部的立体可视化图像,确保操作精准。

Versius可用于涵盖7个外科专科的130多种手术,在高精度能满足腹腔镜手术复杂要求的同时,更兼具出色的灵活性。Versius小巧轻便,设备体积仅为达芬奇系统的1/3,采用分体式设计,可以自由组装,几乎适用于任何手术室,能与现有工作流程无缝集成,极大程度拓宽了微创手术的应用范围。

凭借这些优势,2019年Versius系统获得了欧盟CE认证,并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开始应用。截至目前,Versius已完成15000例手术,其中不乏如皇家帕普沃斯医院、米兰警察医院等国际知名医院,成为继达芬奇之后,开创微创手术新范式,率先实现商业化的腔镜手术机器人。

百亿估值,一路狂飙的独角兽黑马

凭借剑桥出身和医疗机器人的广阔前景,CMR相较于其他“从0到1”的初创企业,可谓起点颇高,众多顶级投资机构加注,备受资本青睐。

2014年创立之初,CMR就获得西班牙创投机头Escala Capital的种子轮投资;随后短短两年,CMR获得了由“四大家族”之一的ABB旗下投资部门领投,欧洲最大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集团LGT资本、剑桥大学旗下投资机构跟投的,合计4500多万的A轮和A+轮融资。

公司自2018年完成1亿万元的B轮融资后,估值就已狂飙至70亿人民币,距离百亿独角兽只差“临门一脚”。

2021年6月,软银愿景基金二期出手,联合ABB Technology Ventures等老股东,投了6亿美元,其中软银“下血本”投资4.5亿美元,独占3/4,这也是也当时全球医疗领域最大金额的融资金额。

这次D+轮融资,除软银等老股东持续加注外,设基金、立事业部、做AI医疗大模型……在医疗领域动作频频的腾讯也来分一杯羹。

据悉,这已是腾讯在医疗赛道的第四次出手,并且在腾讯医疗出海投资的8年里,已累计投资30家企业,即使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也热情不减,互联网巨头也“卷”到了医疗赛道。

截至目前,CMR已累计获得数十亿美元融资。其中既有看中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颠覆潜力的老牌VC押注,又有浙江丝路基金等国有投资机构加入,说明资本市场对CMR的认可度正稳步提升,而国内资本市场也在密切关注手术机器人领域的技术革新,正积极布局该细分赛道的优质项目。

03 疯狂内卷的手术机器人

机器人,已成为人们未来世界无限构想中的重要单元。

随着技术突破和生产力要求的提高,机器人的身影已下至生产流水线,行走穿梭在仓库货架间,进驻家庭成为智慧生活的贴心管家……

在医疗领域,技术壁垒高、研发难度高、市场价值高,“三高”的手术机器人,距实现全面商业化应用落地的终极阶段,手术机器人的万亿征途无疑才刚刚启程。

缔造神话的达芬奇

20世纪80年代,外科手术仍停留在传统的开放模式,依靠医生进行手动操作。随着微创外科概念的提出,各类腔镜和纤维外科设备应运而生,外科手术朝着“小切口”的方向积极转型。

然而,在缺乏足够触觉和视野反馈的情况下,微创手术对医生的操作技能要求极高,微创手术在逐步普及的同时,也暴露出亟待解决的应用“瓶颈”。

2000年,世界上第一台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达芬奇(DaVinci Robot)获批上市,如同利刃出鞘,开辟了外科手术的新纪元。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远程微创”。

医生坐在操作台前,通过屏幕就可以像电子游戏一样控制机械臂,在病人体内进行精密的手术操作,取代了需要用手触碰的传统方式。更精准和全面的视野信息,更精准的操作手段,全面延伸了医生观察和操作的极限,能最大程度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为医生和带来带来全新的临床体验。

延伸手眼极限,为外科手术带来新可能的达芬奇,凭借技术壁垒和先发优势,在市场的选择下,迅速霸占全球市场,成为全球最成功且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机器人,直觉外科公司(ISRG)也从此开启垄断手术机器人市场20年的行业“神话”。

从一骑绝尘到千帆竞发

达芬奇机器人,无论是技术,还是“整机销售+耗材收入”,以“锁定效应”带来稳定现金流的商业模式,都为后发的手术机器人企业提供借鉴。

即使强势如达芬奇,也不是无法逾越的高墙,它同样存在一些“先天不足”,例如其庞大的一体式机械臂限制了移动灵活性,占用了大量手术室空间;手术专用器械使用寿命较短和设备本体价格高昂,增加运行和后续维护成本;学习和使用门槛高,市场仍需教育等……

虽然达芬奇依旧稳坐霸主之位,但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从“少数派”到“主流”的跨越,垄断之下是尚未被开发应用的广袤蓝海。

手术机器人前景广阔,新机遇下,众多企业投身赛道,强生、西门子、波士顿科学等巨头纷纷押注重金入场,希望打造“第二个达芬奇”。

与此同时,一波国产替代的热潮也在中国悄然兴起,诸多国产手术机器人批量上市。以天智航、精锋医疗、微创医疗、思睿哲、键嘉医疗为代表的国产手术机器人品牌,纷纷敲响IPO大钟,集体奔赴资本市场,向国际尖端品牌发起冲刺。

04 国产手术机器人路在何方?

大打价格战

手术机器人面向的市场主要是医院和医疗机构,动辄百万、千万的费用,对于普通医院来说实在是“无福消受”。因此,众多国产品牌立足国内市场,针对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推出价格更为亲民的产品。

相较2300万元一台的达芬奇,精锋医疗等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价格普遍都被压缩在千万级,成本减少近一半。思睿哲推出的腔镜手术机器人SR1000更是“把价格打下来了”,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招标中,SR1000的价格为538万元,仅为达芬奇的1/4。

价格战的打响,降低了医院的采购门槛,国产手术机器人有望深入二三线城市,撬动下沉医疗市场,让优质医疗服务普惠更多人民群众。

未来可期

据报告预测,2023年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份额或将突破万亿,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也呈现稳定高速发展态势,并逐渐形成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产业聚集区。

与发达国家先发优势相比,我国医疗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尽管近年来奋起直追,但无论是产品覆盖还是技术储备,客观差距依旧存在。

国内手术机器人企业大多尚处于基础阶段,且存在技术卡点问题。仅谈腹腔镜机器人方面,虽然国产部分品牌能将价格压至达芬奇的1/4到1/5,手术效果方面也相差无几,但在操作体验和产品生态方面仍有较强的技术壁垒。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正式将医疗机器人纳入《中国2025终点技术路线图》,将其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经济水平的发展,激发了更多高端医疗需求,在政策和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国产手术机器人正以积极态势稳步发展,随着核心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国产手术机器人将真正与达芬奇掰掰手腕。

未来手术机器人市场格局如何,难以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达芬奇霸屏大唱独角戏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将是群雄并起、优胜劣汰的产业新生态。

破壁者们,正用创新为手术机器人书写新篇章。对于商业化的全面铺开,手术机器人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变革的最好时代,已经到来。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