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机器人”或中道崩阻?估值10亿美金的独角兽被爆丑闻!

OFweek机器人网 中字

当ChatGPT的威风吹遍全球,AI浪潮掀起之时,多少人憧憬着“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机器人”的美妙组合,如今几个月过去后,似乎这条路上仍有不少阻碍......

去年10月,凭借“文生图”Stable Diffusion爆红的幕后公司Stability AI获得超过1亿美金的融资,公司估值达到10亿美金,一跃成为新晋独角兽企业,Stability AI成为了投资人最看好的团队,是除OpenAI外最火热的AI公司,创始人Emad Mostaque(中文译名:伊玛德·莫斯塔克)也成为新的硅谷“金童”。

可不曾想,半年之后,这家公司及创始人被爆出种种丑闻。近日,福布斯杂志列出Stability AI的“九宗罪”,不仅仅包括偷窃技术、履历作假等,甚至被爆后续融资失败、之前7亿融资以烧光、拖欠员工薪水等黑料。

窃取智慧成果,Stability被暴露在聚光灯下

去年10月,Stability AI刚完成融资,一家叫做Runway的AI公司马上发布了一个Stable Diffusion新版本,并表示自己才是Stable Diffusion的作者。

据知情人士透露,Stable Diffusion的前身是一群德国学者创建的一个名为Latent Diffusion的开源图像生成器,这个图像生成器是与纽约一家叫Runway的AI公司合作推出,但当时该模型仅有少数的GPU用于训练,这个时候Stability AI创始人莫斯塔克提出Stability可以提供超级计算机,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同年8月,Stable Diffusion正式诞生了。

但随后,Stability AI让这个初创团队感觉到被抛弃了,在整个融资的过程中,Stability都将Stable Diffusion描述为自己的作品,并且通过自己强大的宣传部门试图掩盖这段经历,而在所有的新闻稿中,创作团队的名字从来没有被提及。

欠薪、挪款、查封丑闻频出,AI明星独角兽先崩

而更加严重的则是公司暴露出财务方面的压力,在福布斯采访的30多个人中,包括了该公司的前员工,而有8位员工向其透露了Stability曾拖欠工资超过一个月,以及拖欠该上交的工资税,最近的一次,英国税务机构曾到访公司办公室,并因税款拖欠要查封资产。

与此同时,公司也被爆出先前的1亿美金融资已经烧的差不多了,虽然对外宣称每年的收入数千万美金,但据内部人士透露,实际营收不足1000万美金。

而新融资似乎一直受到阻挠,老板一直以40亿美金的估值推销着自己4亿美金的新融资项目,但Stability的商业化模式并不明朗,导致一些投资者心里已经犯嘀咕,对Stability似乎并不是很信任,这笔融资也就一直没有达成。

但在这段时间,有消息传出老板娘Zehra Qureshi从公司的银行账户转出了数万英镑,Zehra Qureshi是公司的公关主管,尽管老板Mostaque在博客中回应说这是妻子和公司之间的“债务问题”,已经在2022年完全结清,但这个节骨眼上似乎这个说法不能让大伙们买单。

机器人万事俱备,苦等AIGC的东风

如今,实现“AI+机器人”的最大阻力,就是国内提供属于自己的稳定且领先的AI还是有所欠缺。

近些年来,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的推动下,在国内形成了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也带动了服务机器人的消费,众多机器人制造商在这几年相继上市、出海,国内机器人行业一片欣欣向荣。

但AIGC却让人感觉仍未走在前列,尽管百度、阿里、讯飞等企业相继推出自己的大数据模型,但热度以及应用人数和案例等与OpenAI的ChatGPT,谷歌的 PaLM 2等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

其实国内也并不缺乏AI大牛,只是他们在这场热热闹闹的AI大浪潮中显得格外安静。微软的总裁在不久前采访中提到,目前,国际上有三家机构在AI领域处在前沿地位,微软的深度合作伙伴OpenAI,谷歌,以及BAAI,其中提到的BAAI就是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

智源研究院早在2020年就着手“悟道”大模型训练项目,悟道2.0公布的参数规模已经高达1.7万亿,比他早一年的ChatGPT-3公布的参数规模仅仅1750亿,是悟道2.0的十分之一。

三月份以来,各种大模型频频亮相,但智源却在这段时间内一直按兵不动,除了4月份发布的SegGPT以外,有关AI大模型的任何信息都没向公众透露,直到6月上旬,新的开源大模型“悟道3.0”才在智源大会上和公众见面。

开源模型被众多人寄予希望,认为是拆除头部企业大模型的护城河,当智源研究院理事长张宏江向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问及开源问题时,Sam Altman表示,OpenAI未来会开放更多代码,但没有具体的开源时间表。

未来,开源大模型会有效降低AI的使用成本,企业不需要为此花费太多资金与人力,更高效地推动AI的商业用途。到那个时候,“AI+机器人”的这个设想,也许才真正走到了应用落地的那一步。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