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称,人形机器人将拥有千亿蓝海,这让特斯拉,小米等多家巨头纷纷入局,马斯克说它的价值将超过电动车业务,毕竟相较于元宇宙,人造劳动力是大势所趋, 机器人概念确实会更靠谱些。承载着人们“科幻成真”的人形机器人,引爆更多的是工业机器人老三件——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
凭着“擎天柱”助力,机器人概念股多股表现活跃,并持续了一个多月直至近日,机器人板块持续走低,就今日机器人概念板块跌幅达3%。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各大工业机器人巨头相继发布的半年报来看,各家营收总体来说也差强人意。只能说,机器人概念股炒得再火热,最后也需要实力说话。
目前我国机器人企业正在努力突破国产机器人技术卡脖子的问题,只有在技术上实现突破,也才能在市场份额中分占强有力的一席之地。
从市场份额来看,安川、库卡、ABB、发那科,传统“四大家族仍然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如果遇到大项目,四大家族就自己总包,比如KUKA机器人总包的天津恒大汽车产线,如果遇到小项目,四大家族就转包给集成商,国产机器人几乎插不上手。
2022上半年,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31%,较2021年上涨1个百分点。国内机器人市场基本被四大家族垄断,国内机器人市场国产化替代进程增速还是显得较为缓慢。但整体来看,还是不断向好的。
国产品牌埃斯顿、汇川技术、广东伯朗特、新时达、广州数控以及埃夫特已列入市场Top15,且份额不断上涨。
上半年,工业机器人销量有所下滑,一部分也是受疫情影响导致交货期延后,但下游需求依然强劲,订单并未受太大影响;尽管二季度比较艰难,但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却逆势同比增长5.7%,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个百分点;而制造业占比也继续提升,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8.8%,同比提高0.3%。预计在下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逐渐向好,全年增速乐观估计能达15%左右。
再老生常谈到我国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突破问题,国外机器人巨头长期垄断工业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在中国就占有70%的市场,在巨头们的“围堵”下,我国很多工业机器人企业只能做组装和代加工。在机器人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变得更加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研发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首要目标,加快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应用推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有利于助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主要包括控制器、减速器、伺服系统、传感器及末端执行器等,它们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机器人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水平。
短期而言,走自主创新这条路无疑会遭遇“阵痛”,但从长期看来,我们只有通过创新实现技术自主可控,才不会受制于人,更有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