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随着协作机器人的普及,中国的初创企业正式进军日本市场。
上海节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近日透露,他们将在名古屋建设工厂。协作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有望在2027年超过1万亿日元(约合507亿元人民币)。节卡除了向丰田集团供货,其产品也在满足劳动力日益短缺的中国市场的需求。
公司创始人李明洋明确表示,节卡将在名古屋开设工厂。虽然还未透露工厂的规模以及何时投产,但表示很早以前就开始通过咨询公司推进相关准备工作,将尽快开工,并于近期开设日本办事处。
节卡研发了符合丰田集团技术标准的系列机器人,供丰田使用。据说目前在日本和中国的丰田工厂中,已经有大量节卡生产的机器人。
报道称,眼下节卡所有的产品都在位于中国江苏常州的基地生产。但管理层研判,为了满足日本客户对于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需求,有必要在日本本土建立生产基地。
在日本获得的经验也将反哺中国的工厂,从根本上提升技术层级。这样一来也更容易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
协作机器人能够应用于多种工业门类,操作性能优异。尤其是在车企中,协作机器人多用于安装发动机零部件或各类灯具,也用于一些大型工业机器人难以处理的精细工艺。而且小型的协作机器人售价不到10万元人民币,价格优势明显。这也使得协作机器人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报道称,为了争夺新市场,企业之间的份额之争也日趋激烈。目前排名第一的是2005年丹麦的3名大学生创办的优傲公司,正是他们首先提出了协作机器人的概念。据该公司自己的数据,目前的市场占有率约为五成。
为了打破优傲的垄断,除了发那科在内的日本企业外,节卡、艾利特机器人等中国初创企业也杀入了竞争。
报道指出,眼下优傲仍然握有压倒性的市场份额,未来中企如何实现增长关键要看在市场基础雄厚的母国能够增加多少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