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三十年来我国的人口年均增长率长期处于历史低位,近十年间表现更为明显。原本享受高出生率下的人口红利行业,如3C电子、物流、汽车制造等,都已在面临出生率长期低迷带来的“招不到工”难题。
与出生率低迷同步的则是移动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增长,据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移动机器人销量达41000台,市场规模达76.8亿元,同比增长24.4%。从较微观的单个公司层面看,自主移动机器人MiR(Mobile Industrial Robots,以下简称MiR)最新财报显示其第三季度收入为1300万美元,全球销售业绩同比增长40%。在之前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中,MiR的增长速度达到55%。
如今在制造业中,移动机器人在实际生产中最主要的用途是搬运,按作业形式可分为分拣移动机器人、叉车式移动机器人、货物中转移动机器人、牵引式移动机器人、潜伏式移动机器人等,主要应用在汽车工业、3C电子、芯片制造、物流包装等行业。
在移动机器人内部也存在两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一个是AMR(Autonomous Mobile Robot,自主移动机器人)对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车)的替代,AMR能更好解决外界干扰多及非固定线路场景任务,另一个则是行业内流传的“2021是复合机器人元年”。
更经济的AGV与更智能的AMR
直接对比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车)和AMR(Autonomous Mobile Robot,自主移动机器人)两种技术。AGV智能化程度更低,是按照已有指令在固定线路上进行运输,不像AMR在线路上遇到障碍物时能灵活避障自主规划线路,AGV会停下来等待障碍物被移除,如果工厂内产线拥挤、通道狭窄就会遇到各种问题。
同时,AMR突破了AGV对于磁条、导轨、二维码等外部基础设施的依赖。在对作业环境要求较高的工厂,磁条、导轨、二维码都可能带来干扰。
而AMR的单价远高于AGV。目前的情况是AMR的全球销售额与AGV相差不大,但是销量上有较大差别。根据Interact Analysis的数据显示,2020年AGV销售额为12.684亿美元,占比53.8%,AMR销售额为10.903亿美元,占比46.2%。但AMR这两年增速较快,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29.9%增长到2020年的46.2%。
那么中国AMR市场表现如何?根据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的预计,2020年度中国市场新增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AGV/AMR)41000台,较2019年增长25.7%,市场销售额76.8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2020年国内市场AMR出货量大概在2800台左右,同比增长86%,市场规模约在5.6亿元。
Interact Analysis预测,AMR市场近五年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并且预计到2022年,全球移动机器人中对AMR的需求、收入和销量预计将超过AGV。
“2021是复合机器人元年”
2021年,复合机器人开始落地半导体、电力、大数据中心、金属加工等行业,业内人士由此流传着2021年是“复合机器人落地应用元年”的说法。
复合型机器人即集移动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两项功能为一身,如同拥有了人的腿(AGV)、手(机械臂)、眼(3D视觉)、脑(AI)。在工业领域,机械臂主要替代人类手臂进行物品取放,而自主移动机器人则是替代人类腿脚的行走功能,两者叠加可大幅延展机器人的功能与可用场景。
也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复合机器人可以整合起多个动作,完成工厂中一个甚至几个成年男性的工作量,提升工厂的自动化水平。(数据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