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库卡中国CTO:机器人智能化水平仍处在“破冰”阶段

界面新闻 中字

被誉为“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德国库卡,自2017年被中国家电巨头美的集团收购后,已走过4年磨合期。库卡业绩也在连续三年下滑后走出困境,在今年三季报中表现亮眼——前三季度销售收入23.60亿欧元,同比增长26.8%;税后利润2980万欧元,同比增长超过100%。

报告期内,库卡中国区订单同比有41.1%的上升,达到5.10亿欧元;销售收入4.05亿欧元,同比增长47.2%。

美的收购库卡的案例在当年轰动一时。一方面,美的需要新的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也是为从传统家电向尖端技术领域转型,寻求to B方向发展。收购完成后,美的在集团层面对业务进行了重新划分,目前,机器人业务与智慧家居并列,成为五大事业群之一。

收购完成两年后,2019年库卡成立中国区,这是一次重要的战略落地,目的是实现从研发到供应链的本土化。在此前,库卡走的还是“德国技术,中国生产”的老路,而库卡中国意味着为中国客户开发产品,使用更多的中国供应链生产。

近日,界面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了库卡中国区CTO李宏伟,他表示,库卡中国自身定位是“站在德国库卡和美的集团巨人肩膀上的初创企业。”

中国工业机器人已经凭借人口优势走过了自动化阶段,人口红利消失,“机器换人”势不可挡,行业从发展期走向成熟期。某种程度上,库卡中国迎上了行业风云变幻的节点。

2018年开始,汽车、电子等行业遇到增长瓶颈,机器人需求增速放缓,2020年又遭遇疫情,订单下滑。但紧接着,新能源造车大热,华为阿里等云服务商开始打造工业机器人服务,叠加近期智能制造和“突破核心技术”等政策支持,工业机器人赛道又火热起来。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和消费国,占全球市场份额约三分之一,但装机密度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密度为187台/万人,而装机密度最高的新加坡与韩国达到了918台和855台。

上述报告预计,到202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达172亿美元,机器视觉、智能传感、云技术等技术将与机器人共融发展。

以下为包括界面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摘录:

Q:库卡中国在技术研发上是承接国外总部,还是不依赖于总部,有独立团队和新方向?

李宏伟:库卡中国和库卡全球在技术和产品开发扮演互补的作用,库卡中国会聚焦在3C和电子领域,包括关节机器人、移动机器人,跟库卡全球的合作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在产品的路线图上充分对齐,产品是中国市场优先,同时面向全球需求。第二,中国团队在过去两年发展得比较快,到目前为止有超过300名工程师,过去两年也建成了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按照全球质量的标准去建设开发流程。

Q:库卡中国技术方向的布局是怎样的?

李宏伟:汽车是我们传统的强项领域,今年新能源车比较繁荣。同时我们在3C、物流、消费品,特别是食品饮料市场的增长都非常迅速,对今年高增长的业绩贡献明显。

到库卡中国这个层面,产品和技术会聚焦在3C和一般工业,面向全球打造高性价比的四轴和六轴的(机器人)产品家族。

Q: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表现如何?

李宏伟:库卡在国内为一汽大众创建了第一条MEB电池的生产线,可以说大众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布局是和库卡一起做起来的。这条MEB的生产线我们一共用了1000多台机器人,特别是车身和电池的车间,基本上实现了无人化全自动的生产。

除了传统的乘用车领域保持领先之外,这些年库卡也在开拓商用车领域。最近我们赢取了第一个卡车焊装的项目,这是一个过亿元的大订单,也是中国在卡车焊装业务的一次突破。

Q:库卡机器人在美的工厂的应用程度怎么样?

李宏伟:美的旗下有非常多工厂,生产空调、电磁炉、热水器、洗衣机、压缩机,这些工厂都有自动化产线在运用。今年我们交付给美的各个事业部的机器人超过了1000台,这些数字会继续增长。

举例来说,芜湖有一个做洗碗机的美的智能厨电工厂,我们做了一个自动化的整线配套,非常明显地解决了他们招工难、装配难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这个项目帮助工厂的自动化率从20%提升到了60%多。

今年上半年美的机器人的使用密度达到了320台/万人,我们的目标是在2023年达到530台/万人的水平,这个目标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的平均水平,但是离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库卡可以在这方面支撑包括美的在内的很多制造企业。

Q:2018年美的库卡成立合资公司,在顺德建立了生产基地,今年二期也投入建设了,进展怎么样?未来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李宏伟:我们正在做美的库卡在顺德科技园的第二期工程,计划投入8亿元,大概一年半内要在顺德同时建造6个厂房,这些厂房会满足未来3—5年的产能规划。

比较有特色的是,我们在这个工业园里同期引入了一些机器人产业链上的供应商,这样将来我们的研发和制造,跟供应商的研发和技术团队就只有一墙之隔,这对我们在产品的设计初期,或测试过程中会有更高效率的合作。

Q:怎么让市场驱动机器人的技术创新?

李宏伟:库卡中国搞研发是一个敏捷的思路,我们不会以传统的思维,比如一个机器人要做一年半。我们始终会看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哪些调整,才能让一年半之后上市的产品能够满足那个时候的需求。

库卡中国和美的集团都使用“三个一代”研发体系,就是“开发一代”面向市场销售的,“储备一代”面向两年后的技术和模块,还有“研究一代”高难度的需求和技术。

Q:您认为国内机器人智能化处在什么阶段?未来什么时候行业会有爆发?

李宏伟:我觉得现在机器人行业的智能化水平还处在“破冰”的阶段。因为传统的,比较简单场景的自动化工作基本都完成了,剩下都是一些比较难啃的“骨头”,用传统机器人常规的、固定式的程序是很难解决的。

第二,整个市场个性化的需求比较多了,多元化产品小批量,要求机器人支撑的生产线不像以前一样,做出来就很多年不变。这需要机器人有更多的配置,才能应对这个局面。现在大家还处在一个相对摸索的阶段。

关于行业爆发,今年上半年国内机器人的产量就增长了60%,我觉得展现出了一些爆发的气象,至少进入了新一轮的景气周期。我们预测接下来市场整体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大家也看到机器人赛道资本的投入和创新的力度都是非常大的。

至于未来的这个爆发,可能单纯靠传统的工业场景是很难达到这个高度,它一定要能渗透到商用和家用的场景。从TO B走向TO C,我们的销量和使用量会是几个量级的提升。我觉得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谈整个机器人的爆发。像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这些都是行业在探索的,库卡也在进行布局。

Q:库卡在工业之外有什么跟大众关系更密切的产品?

李宏伟:我们的机器人很早就在全球医疗行业里广泛使用,有一款很著名的协作机器人叫MED iiwa,可以协助医生进行手术。还有专门娱乐用的机器人,人坐在机器末端,戴上VR眼镜,就可以体验过山车的效果。北京新开张的环球影城就配备了我们这种产品。

Q:库卡中国供应链的本土化程度如何?有没有受到零部件短缺的影响?

李宏伟:供应链本土化一直是我们的核心战略。我们所说的本土化,就是零部件在国内生产,这样可以保证产品交期。目前我们中国本土供应链在80%左右,接下来会继续提升这个比例。

今年所有企业都缺货,坦白来说库卡也不例外。今年市场需求非常大,这倒更加体现了供应链本土化能力要持续提升才可以。

新产品立项的过程中,我们会优先选用在本土有制造工厂的、比较强技术支持实力的供应商进合作,研发设计也有替代方案,保证我们受到市场的波动最小。

目前来看,这些供应链的问题都处在可控的状态。同时,美的集团有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我们很多原材料,特别是电子物料可以共用美的的系统。

Q:2019年对于库卡是很关键的一年,成立了中国事业部,做了5年的业务规划等等,你身在其中感受如何?

李宏伟:我是2019年加入库卡的,感受比较深。2019年整个行业还处在低谷,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建设团队、提升能力、加大产品力,围绕中国市场潜在的需求,各个部门都修炼了很多“内功”,这也是为什么在2020年、2021年我们密集发布了很多新的软硬件产品和应用。

2019年我们制定了库卡中国的3—5年发展计划,提出要跟德国的产品充分互补,要聚焦在3C和电子行业。这两年我们的执行也是按照这个计划做的。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