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被视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机器人产业发展关乎着国家创新力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袭来,我国对于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纲要》、《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通知》等政策相继发布,为国内机器人发展做出积极战略部署,引导并推动了产业发展逐步成熟。
在日前举办的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国电子学会发布《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1 年)》,其中便展示了多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诸多成果和特征。《报告》显示,即便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2020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然为全球贡献了40%左右的份额,连续多年稳坐世界最大机器人消费国地位。同时2021 年,预计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还将达到839亿元。
具体来看,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正呈现出这样几点特征。其一是工业机器人发展突出,智能机器人扩张加快。从2016至2021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年均增速在11.5%左右,市场规模高达百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144.9亿美元,服务机器人125.2亿美元,特种机器人65.7 亿美元。智能服务机器人正不断崛起,有望成为产业持续增长的又一细分市场。
其二是机器人区域产业发展各具优势,资源互补共助发展。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已经表现出集群现象,形成了6大集聚区。而各区域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基础、市场成熟度与人才环境等关键因素的差别,也形成了各自的独特优势进行互补。例如珠三角地区应用市场较成熟,京津冀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加强,东北地区龙头企业表现强劲,中部地区注重引入外溢资源,西部地区后发潜力巨大。
其三是特色园区和骨干企业开始发挥出各自力量,推动产业发展走向集聚。眼下,各地围绕本体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生产等机器人产业链核心环节,主导建设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机器人产业园区与特色小镇越来越多。通过政企合作和强强联合推动产业发展走向集聚,已经成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此基础上,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未来趋势也日益显现。首先是应用场景逐渐向新兴领域延伸。以工业机器人应用为例,其领域已由汽车、电子、食品包装等传统领域逐渐向新能源电池、环保设备、智能装备、仓储物流等新兴领域加快布局。同时,各地机器人企业解决方案也由传统的汽车及3C设备制造逐步向新兴领域和行业加快延伸,大幅提高了产品生产质量与服务管理水平,加速“机器换人”进程。
其次是多元应用催生细分市场巨人企业出现。当前,在新兴领域下的细分市场逐渐涌现出了一批业务水平较高、贴合行业实际、应用方案成熟的中小型机器人企业。它们凭借专业化和精品化产品服务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建立起较为成熟的产品线条与供应体系,迅速占领相当部分市场份额,国家也启动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项目给予支持。
最后是技术服务平台推动产业双创建设加快。随着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满足更多企业的创新创业需求,一些具备技术研究成果转化能力的企业已经开始与政府和海内外企业联合,推动技术共享、风险共担的服务平台建设,产业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趋势开始逐步显现。5G、工业互联网等智能技术与机器人的融合发展和应用进程也进一步加速。
编辑:林中易木来源:智能制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