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医疗,是新的“黄金赛道”,还是闪着金光的“毒药”?

OFweek机器人网 中字

导语:9月2日,北京医保称,正式将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作为辅助操作获得政府定价,并与一次性机器人专用器械共同纳入医保支付目录。这是骨科手术机器人首次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技术被纳入医保,反映出手术机器人行业未来将拥有重大利好。

逐渐被接受的手术机器人

提到手术机器人,不得不提一个经典的名字“达芬奇”,这个来自麻省理工学院、IBM和Heartport公司合作之下的机器人,已经顺利完成非常多台微创手术,被国内多所医院引进,多用于为老年人和幼童完成精度高、难度大的手术。它可以在手术中把医生操作时的局部视野放大10倍,进一步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同时达芬奇还有7个可360度旋转的机械手臂,在手术操作时可以突破人手的局限,灵活程度和稳定性相当高。

相关新闻表明,许多患者和医生对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认可度和信任度逐渐提升,许多医院也是将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作为优势服务,培养操作熟练稳定的医生,拥有无数成功案例。

而国产机器人中,同样也有医疗圣手“机器人”,天智航专注于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推出的手术机器人“天玑”,更是在科创板上市,其刚刚公布不久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39.6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97%。营收增速明显超过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此前预测15%的行业复合年增长率。

机器人+医疗,资本的黄金赛道

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医疗行业对技术进步的需求以及AI和5G等技术的发展,让手术机器人近年来成为资本竞逐的黄金赛道。作为医疗器械重要领域之一,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近年来也一直不断增长。相关人士预测,全球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在2020年规模达13.9亿美元,预计2026年有望达到46.9亿美元的规模。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4个月,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就发生了至少5起融资事件。

就在前不久的智能脊柱外科与手术机器人技术峰会上,全球著名医疗器械企业美敦力宣布其MAZOR X脊柱智能导航机器人正式上市,入局机器人医疗。

需要医疗难题尚未攻克,患者对完成高效安全的手术要求,共同推动了骨科机器人辅助技术加速落地。相关人士对本次将手术机器人纳入医疗十分看好:“将骨科机器人纳入医保,将大幅减轻患者的负担,推动骨科机器人以及相关医疗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创新医疗器械发展,造福更多患者。”

最严谨的医疗,需要消除不确定性

国内手术机器人公司入局相对较晚,此次骨科手术机器人被纳入医保将推动这种新兴医疗技术的普及,但是企业要盈利仍然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有报道指出,目前医疗机器人开展一次手术,开机费用就高达8000元,对患者来说不无压力。当然,过去骨科手术中的耗材占据了大部分的成本,随着新技术到位以及医保纳入,骨科耗材的价格会降低,手术的整体费用预计仍会保持稳定。

但实际情况,并没有让资本感到乐观。根据天智航今年上半年的财报,净亏损超过3870万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13.62%。投资机构有相关人士称,“我们当然也非常关注手术机器人这一赛道,方向是好方向,但最终估值和市值怎么样,又是另外一回事。”毕竟在当下,手术机器人案例仍然较少,整体不成熟,可能出现定位不准,机械臂受损等问题,除此之外,使用手术机器人专业医务人员缺失也让手术机器人迟迟难落地。

但是,达芬奇这样的机器人公司也经历了漫长的亏损阶段才开始盈利,业内人士其实仍然相信,手术机器人未来一定能够在复杂病症上发挥出超越具有初级经验医生的作用,从而体现出机器人的价值。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