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期,在“百度世界大会2021”上,百度CEO李彦宏在展示了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成果,他提到,截至今年上半年,Apollo GO(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出行app,在城市的指定区域,为用户提供“无人车”打车服务)累计接待乘客超40万人次,目前已在北京、广州、长沙、沧州4座城市开放服务。据悉,仅在北京亦庄,Apollo GO每日完成订单量超过1000单。
Robotaxi,让谷歌、特斯拉、百度、阿里等为之疯狂
RoboTaxi ,意为无人驾驶出租,是目前自动驾驶出行最核心商业化落地场景。
目前,拥有相对成熟的运营服务的运营商,是谷歌旗下无人车 Waymo,作为最早布局自动驾驶领域的公司之一,它在自动驾驶领域积淀深厚,相关数据,Waymo拥有3205件关于自动驾驶领域的专利,而特斯拉只有2225件。既便如此,Waymo却是“起了大早,赶了末班车”,2016年成立,而2019年才正式启动商业化自动驾驶服务,此时的自动驾驶赛道,早已人潮汹涌。
尽管今年自动驾驶出现了许多负面新闻,但难以阻碍这波技术发展的狂潮。7月27日,特斯拉发布Q2财报,Q2营收119.58亿美元,同比增长98%;净利润11.42亿美元,同比增长998%,这是特斯拉连续第八个财季实现盈利,单季利润首次超10亿美元。Q2整车毛利率28.4%,超去年同期的25.4%三个百分点。
国产造车新势力也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尽管八月份出现了有关自动驾驶的负面新闻,从这些公司公布8月份的数据来看,未来之势不可挡。理想汽车公布2021年8月数据,8月交付9433辆理想ONE,同比增长248%,环比增长9.8%。截止统计日期,理想汽车2021总交付量达48176辆。小鹏销量报告显示,8月份总交付7214台,今年1-8月累计交付:45992台,同比增长达到334%。而蔚来或许受相关事故新闻影响,8月份的交付量下滑严重,共交付了5880台,跌出三强,而哪吒汽车在八月交付6613辆,跻身三强。以“蔚小理”为首的传统格局被打破,“理小哪”成为最新格局。
相比于理想、小鹏、哪吒、蔚来这些专业的车企,小米以及BATJ四大互联网公司的入局似乎更冲着自动驾驶去的,毕竟它们不能和其他专业车企一样在新能源等汽车相关的新领域加大投入,似乎更容易在自动驾驶这一领域获得优势。
9月1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发微博称,小米汽车正式注册,公司名为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亿,雷军担任法人代表。京东的无人驾驶性质稍显不同,专注于物流服务的京东,盯上的是自动驾驶,其真正目的还是无人配送,疫情期间京东研发的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早已武汉京实现了无人配送。
早在2015年,阿里巴巴就已经开始布局自动驾驶业务。2018年正式宣布开始布局,围绕物流场景,以L4级自动驾驶为切入点,通过车路协同和单车智能协调发展,阿里立志打造自己的自动驾驶版图。
从前信誓旦旦说绝不造车的华为,如今也加入了自动驾驶大军,今年初的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将继续加大智能汽车软件投入,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定位是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增量部件供应商,华为不造车,只是帮助车企造好车,华为会选择合作伙伴,赋能车企。目前,目前北汽新能源,打造了 ARCFOX 极狐品牌,此外,与重庆长安、广汽等车企也展开合作。
当互联网科技公司纷纷加入造车大军时,字节也姗姗来迟。今年3月份,有消息显示,热衷于投资各个、曾经投资理想汽车的字节跳动,投资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轻舟智航,这是字节跳动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首次出手,也意味着中国大型科技公司,全部进军自动驾驶领域。自此,华为、阿里、腾讯、美团、百度、京东等互联网科技公司,都已经杀入了自动驾驶赛道。
造自动驾驶车,逃不过造机器人
机器人的出现,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类劳动力,而自动驾驶出现的本质也是让人类从驾驶行为中退场,从这一角度来看,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在目的上出奇地一致。
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在目的性方面的一致,并不意味着“自动驾驶=机器人驾驶”。
早在几年前,以色列一家创业公司IVObility正试图开发一种能够驱动普通车辆的机器人,机器人具备内置即插即用自主功能的自驱动功能。它和大多数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的目标一样,都希望将驾驶员从驾驶位中解放出来,但形式上是由机器人代替驾驶者,很显然,汽车全身配置传感器、芯片和处理器都难以实现实现自动驾驶,让机器人来解决,目前依旧是天方夜谭。
而百度,设想了一种新可能。在“百度世界大会2021”,百度带来了它自动驾驶领域兼具前瞻性和落地性的成果。其中,百度重新定义了未来Robotaxi的形态——汽车机器人——一种全新的可能。直播中李彦宏表示:“我们认为智能汽车未来更像智能机器人,能移动,懂交流、会学习。”
在百度看来,真正推广无人驾驶,靠的不是造车卖给用户,而是通过商业化场景运营,让自动驾驶走进用户。至少目前阶段如此。因此,在大会上,百度发布无人车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标志着百度Apollo已经正式从技术验证阶段进入到规模化商业运营阶段。
根据麦肯锡的预测,Robotaxi优于传统出租车的成本优势,将在2025-2027年之间达到拐点,预计2025年左右——Robotaxi若能顺利取消安全员并实现规模化部署后,其成本优势将更加凸显。而“汽车机器人”,就是是百度对未来汽车发展方向的前瞻判断。
李彦宏认为:“未来的汽车会变成‘汽车机器人’,未来‘机器人’形态会很像一辆汽车。汽车机器人具有这些特点,就是自动驾驶、智能助理、忠诚陪伴和自我学习。”
在百度对汽车机器人的设想中,它们具备L5级自动驾驶能力,无需人类驾驶,甚至比人类驾驶更安全,在安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就是具备语音、人脸识别等多模交互能力,可以分析用户潜在需求,主动提供服务。最后,成熟的汽车机器人还具备自我学习和不断升级能力,能够成为服务各种场景的智慧体。
为了让美好的设想成为现实,百度比别人走得更早。“百度世界大会2021”上,百度宣布正式,百度Apollo GO升级为无人车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为大众提供出行商业运营和多元化增值服务,让用户能够打到具备汽车机器人雏形的百度Apollo无人车。
目前,北京、广州、长沙、沧州已开放服务,未来的汽车机器人,值得一番期待。
自动驾驶等待洗牌,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
目前,根据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提出的自动驾驶分级标准,一般讲自动动驾驶分为L1-L5五个级别,L1驾驶技术能够辅助驾驶员完成某些驾驶任务。L2级别需配备自适应巡航系统,主动车道保持系统,自动刹车辅助系统以及自动泊车系统等系统。L3有条件自动化支持在特定场景进行自动驾驶,同时需要驾驶员在必要时加以干预。L4在任何时候都不需要驾驶员干预,但只适用于城市或高速公路等特定场景。而最理想化的L5则是完全自动化,不需要驾驶员协助,能够完成任意场景下的所有驾驶任务。达到L5级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像是极其智能化的机器人一般。
真正的自动驾驶变成科幻片里炫酷的样子,现在看来还是长路漫漫,今年八月关于自动驾驶的事故,在倒逼行业重新定义。今年初,我国专门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的基础类标准,201月1日起,工信部公示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以下简称“标准”)正式施行。标准将自动驾驶系统分为六级,其中0级为应急辅助、1级为部分驾驶辅助、2级为组合驾驶辅助、3级为有条件自动驾驶、4级为高度自动驾驶、5级为完全自动驾驶。l0—l5也分别代表着驾驶员的注意力可以在驾驶过程中逐渐消失。
事故发生后,8月16日,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发文呼吁,l2和l3都是专业名称,l2是辅助驾驶、l3是自动辅助驾驶、l4是自动驾驶、l5是无人驾驶,他呼吁媒体和行业机构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名词的标准,避免夸张宣传造成用户使用误解。
事实上,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目前的自动驾驶天花板,也还停留在辅助驾驶方面,企业把造车重心放在自动驾驶/驾驶辅助技术上,方向并没有错。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采用激光雷达方案,亦或坚持纯视觉方案,并在芯片和算力上不断突破,都没有办法很好地实现单车的L4级别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的火热夹杂着关于辅助驾驶事故的负面新闻,不难感受到人们对自动驾驶显得过于激进,而事实总擅长泼冷水,什么时候、如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L4至今没有人敢给出预测,纷纷入局的公司哪些是真心做自动驾驶,哪些为了炒热公司的市场估值,这个市场还要经过多少轮洗牌,还有多少难关都不得而知,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