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斯顿VS新松机器人,谁才是工业机器人老大?

前瞻网
关注

工业机器人在我国工业生产中能够代替人工工作,增加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力成本。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主要龙头企业有埃斯顿(002747)与机器人(300024),从产品获利情况来看,埃斯顿获利能力更强;研发方面,虽然机器人研发投入与占比均占优势,但在专利熟练方面距离埃斯顿还有一定距离。总体来看,埃斯顿在工业机器人行业较机器人更胜一筹。

1、 工业机器人行业龙头公司埃斯顿与机器人业务布局历程

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龙头企业有埃斯顿(002747)与机器人(300024),通过对两家龙头企业的梳理可以发现,埃斯顿成立时间较早,从数控机床业务做起,直到2011年才开始布局机器人领域,到2013年才从军工业机器人着手开展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主业,在其整体发展过程中,在上市后获得足够的资金实力,便通过收购国内外不同细分领域的公司以增强自身工业机器人的实力。

再看新松机器人,成立时间较埃斯顿更晚,并且上市比埃斯顿更早,从机器人成立初期,便时常受到国家支持,其业务的拓展方式主要是通过自身研发。

图表1:埃斯顿与机器人发展历程(一)

图表2:埃斯顿与机器人发展历程(二)

2、 工业机器人产品布局情况:二者品类均十分丰富

在产品品类方面,埃斯顿与机器人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均十分丰富,应用领域也涉及了各个方面。其中埃斯顿高端应用的六关节机器人占公司总销量的80%以上。

图表3:埃斯顿与机器人产品品类

3、工业机器人产品营收情况:埃斯顿的营收表现更加优异

从工业机器人产品的营收来看,埃斯顿在财报中工业机器人的品类名称为“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机器人中对工业机器人的品类名称为“工业机器人”。在2017-2019年期间,机器人产品中工业机器人的营收均高于埃斯顿,但是2020年时埃斯顿早期收购的海外公司协同效应帮助主营业务显著增长,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的营收增长95%达到了16.8亿元,同年机器人的营收为11.65亿元。未来埃斯顿海外公司的协同效应还将保持当前节奏。

图表4:埃斯顿与机器人的工业机器人相关产品营收情况(单位:亿元)

毛利率方面,2017-2020年埃斯顿工业机器人产品毛利率逐年稳定增长且一直高于机器人,到2020年时埃斯顿工业机器人产品的毛利率为32.31%;机器人的工业机器人产品毛利率则逐年下降,在2020年时为19.25%,这将使得产品的盈利能力下降,不利于企业利润的增长。

图表5:埃斯顿与机器人的工业机器人相关产品毛利率情况(单位:%)

从区域分布来看,埃斯顿对海外公司的成功收购使得海外市场的营收占比在一年内提升了19.19个百分点达到了11.26亿元,在2020年时埃斯顿海外业务占比达到了44.85%;与此同时,机器人的销售则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国内市场的营收占比超过了90%,2020年时海外市场的占比仅有6.65%,远少于埃斯顿。

图表6:2017-2020年埃斯顿与机器人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对比(单位:亿元)

图表7:埃斯顿与机器人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占比对比(单位:%)

4、研发力度对比:机器人研发投入力度更大

研发投入占比方面,2017-2020年间机器人的研发投入金额一直高于埃斯顿,在2019年时更是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直接提升了10个左右百分点,2020年时机器人的研发占比为17.4%;埃斯顿的研发投入则逐年稳定上升,研发投入占比波动变化,在2020年时埃斯顿的研发投入金额为2.04亿元,占比为8.12%。

图表8:埃斯顿与机器人研发投入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9:埃斯顿与机器人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情况(单位:%)

尽管机器人的研发投入金额与占比均比埃斯顿高,但是专利方面埃斯顿的专利数量一直高于机器人。2020年时埃斯顿共有软件著作197件;授权专利458件,其中发明专利157件;同年机器人拥有专利  403 项,其中发明专项226项,实用新型76项,外观设计101项;软件著作权140项。

图表10:埃斯顿与机器人软件著作与专利数量总量(单位:件)

5、前瞻观点: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NO.1

总体来看,埃斯顿在产品营收尤其是海外营收方面较机器人优势较大,尽管机器人科研投入更多,但是研发成果埃斯顿更具优势。尤其是埃斯顿收购的海外公司的协同效应将营收增幅拉大,同时也说明国产工业机器人正在“走出去”,是我国工业机器人产品被海外市场认可的表现。前瞻在多维对比后得出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第一。

图表11: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龙头之争”分析结果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