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地震十三周年,机器人在抗灾救灾中能做什么?

智能制造网
关注

  又到了一年的5月12日,13年前的今天,四川汶川爆发8.0级大地震,不仅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给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带去巨大危害,同时也给整个国家和人民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基于此,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也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那么13年后的今天,我国在地震这一现今人类生存及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最具威胁性的重大地质灾害面前,是否有所成长呢?伴随着各种智能科技的不断出现和广泛应用,其实当前我国的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已有大幅提升,尤其是人工智能、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等技术装备的发挥作用,直接有效增强了我国对于地震灾害的应对能力。

  人工智能协助地震预测

  一直以来,地震灾害之所以危害巨大就在于无法提前做出预防,而之所以无法提前做出预防则是因为难以预测。传统上,人类预测自然灾害普遍依靠经验,但这显然不适用于地震。地震发生前鲜有规律可循,且发生传播速度快、破坏大、范围广,很难提前知悉或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与准备。好在,如今人工智能的出现,让地震预测成为了可能。

  人工智能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各种地震前兆的研究、学习和分析,能够一定程度上得出相应规律和相关数据,当学习达到了相当规模,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就能实现对地震的预测。例如2016年,IBM就建立了一个预测地震的数学模型,通过收集地表信息进行预测;此外,剑桥大学也研发过一款机器人,能识别岩石挤压的声音判断地震。

  目前,我国虽然在对地震前兆现象上远没有达到规律性的认识,但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已经能对地震进行第一时间的发现和预报,同时对中长期预报有较高准确性。随着地震案例的越来越多,人工智能学习的不断拓展,相信未来我国对于地震的预测终有一天能实现,并且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达到不管是短期预报还是长期预报都具备较高成功率。

  机器人/无人机致力救灾

  当然,除了通过预测和预报加强地震预防之外,在地震灾害中,各种智能科技也能展现出强大价值,比如机器人和无人机。地震灾害破坏性大且往往伴生余震,这给救灾工作带来研究考验,不仅救援容易受到地形等因素限制,非常费时费力,稍不注意救援人员就可能因为次生灾害而遭遇危险。在此背景下,机器人和无人机通过换人作业作用匪浅。

  尤其无人机,不仅能换人作业保障人员安全。同时其通过空中侦查、应急测绘、应急通信还能有效支撑救援工作的稳定开展。一方面,无人机从空中可以更大范围、更加精准和更快速度的进行侦查、搜救和数据收集,协作救援人员开展作业;另一方面,当通信遭到地震破坏时,无人机也能充当移动基站,保障通信畅通稳定,维护救援作业有效开展。

  除此以外,无人机还可以充当后勤部队,运输医疗、食品、水等物资,保障救援抗灾工作无后顾之忧。近年来,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出现在各大灾害的现场,无人机俨然已经成为抗灾救险的全新利器。未来,伴随着无人机产品技术的进一步升级,以及无人机商用普及的进一步发展,相信在地震灾害之中,我们还将越来越多的看到无人机身影。

  3D打印助力减灾和善后

  对地震灾害的应对,不仅仅是预防和救灾,还涉及减灾和善后工作。地震发生后往往会对当地造成严重破坏,包括环境、建筑都会损毁,人们的生活亟待重启。这时候,就需要3D打印这样的技术发挥功效,为灾区重建和人们生活的恢复做出努力。3D打印通过快速、高效、保质保量的打印各种房屋,能够保障人们的居住,无疑有效增强了地震善后能力。

  同时,3D打印利用特殊材料和结构,能够让打印的房屋更具抗震性,这种减少地震破坏、增强防震能力方面也意义非凡。据了解,在日本这样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其多数房屋便是采用3D打印技术打造,由此建造的房屋在地震中能够经受摇晃而不倒坏,展现出了强大的抗震能力。日本也因此经受住了多次大地震威胁,使民众安全获得较大保障。

  现阶段,对于我国来说,3D打印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到建筑领域,3D打印房屋也慢慢的开始出现。可以预见,未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升级,材料等的持续突破,以及商用进程的加速开展,3D打印建筑将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出现并使用。届时,有了3D打印房屋的支撑,我国的抗震防灾能力将大幅提升,同时灾害善后能力也将获得有效升级。

来源:智能制造网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