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逐渐凸显,大疆能在美国重压下冲出重围吗?

连线Insight
关注

美国禁令阴影下,大疆的壁垒和危机

图源大疆官网

大疆在无人机市场十分强势,就算在植保这一细分领域也不容小觑,但当其进入其他赛道时,形势便不一样了。

2020年CES大会上,大疆内部孵化的独立公司Livox发布了激光雷达,开始进军无人车行业。

这一赛道,近年来备受资本认可。据全天候科技报道,一位投资人曾在2018年表示,大疆未来或投30%的研发在无人车上。消费级无人机的成功让资本产生期待:大疆完全可以利用视觉识别技术造无人车。

但就在大疆正式进军时,智能汽车行业已经强者林立。百度无人驾驶出租车已在长沙正式上线,滴滴、曹操出行也在积极布局,蔚来等新能源车企也在加入赛道。相比之下,大疆的布局速度略显缓慢。

2019年7月,大疆还曾推出首款教育机器人机甲大师RoboMaster S1。今年3月9日,大疆首次对外推出“大疆教育”品牌,正式发布了RoboMaster EP教育机器人,同时推出配套的课程资源以及教育服务。

不过,做教育的大疆,征途才刚刚开始。教育机器人还是一个强政策驱动的行业,消费者认知度低,还需长时间普及。谢阗地曾提到,大疆不会过高地估计整体市场的进展。

美国禁令阴影下,大疆的壁垒和危机

大疆机甲大师 RoboMaster EP,图源其官网

在外攻城略地的同时,大疆也开始对内大刀阔斧地改革。

2019年初,大疆在采购领域开展了一场涉及上百人的反腐行动,据其同年1月17日发布的内部公告,大疆处理员工45人,这些员工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

大疆创新还在公开信中提到,2018年公司持续推进管理改革,发现的各类问题中,以职务腐败最为严重。

今年以来,大疆又被曝出有计划地进行裁员。根据路透社8月17日报道,裁员是从3月份开始,当时汪滔命令即将上任的营销副总裁陈慕儒,削减三分之二的营销和销售人员,从180人削减至60人。

报道称,其他团队也进行了类似的裁员,比如,全球视频制作团队,这一曾帮助大疆制作各种炫酷视频、以凸显大疆在拍摄方面具有吸引力的团队,从鼎盛时期的四五十人被裁减至3人,韩国的一个6人营销团队也被解雇。

之后,谢阗地曾否认这一消息,称“8月人数和去年12月持平,那个时候2020校招生还没入职,现在肯定比去年12月人多。”

可以看出,从反腐运动到计划性地裁员,大疆正在进行内部改革,指向了管理和成本的控制优化。

潜在的市场瓶颈、美国禁令的压力,都需要大疆走出舒适圈,并不断适应新的生存规则,大疆也正经历成为巨头后的烦恼。

最终,它能顺利突破自己、冲出重围吗?

(本文头图来源于大疆官网。)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