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联手国巨集团,将“三加三”变为“三乘三”

OFweek机器人网 中字

龙头地位不保,富士康需要转型

自1988年投资中国大陆以来,借助走量低价的竞争策略,富士康一路高歌猛进,截至2019年在中国大陆设有1个总厂、44个分厂,从北方的沈阳到南方的深圳,从东边的上海到中部的成都,遍地都是富士康工厂,累计员工超过120万人。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深圳已经无法满足富士康的发展需求,其很早就决定将部分产线移至内地。内地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富士康这只金凤凰,不惜派出一把手接待,要政策给政策,要土地给土地,极尽所能支持富士康,即便很多人说它是“血汗工厂”。

图片来源:OFweek维科网

不过,原来无可替代的富士康,在近几年终于有所改善,如华为的手机可以转向比亚迪,苹果订单也可由立讯精密承接,并且立讯精密也在迅速崛起。除了这两个大厂,中国还有环旭电子、长城开发等公司也可承接电子产品代工业务。

目前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业务占其总业务量的70%,按照这样的变化发展下去,富士康的代工龙头地位很可能被撼动。

由此可见,富士康也需要“3+3”转型带来新的机会。

国巨急于扩张,一眼看中转型中的富士康

除了收购基美之外,纵观国巨的整个发家史,并购是其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关键词,据不完全统计,自1977年成立至今,由国巨发起的并购行为约10次,近两年成为国巨并购的“高峰期”。

国巨创立于1977年,主力产品为各类精密电阻,上个世纪90年代通过并购智宝和奇力新拓宽电容和电感,全面进军无源元件领域。其后的每一次并购也促使国巨华丽转型,实力倍增。

2018年4月,国巨收购君耀,国巨相关人员表示,收购君耀策略目的包括增加产品组合,将君耀保护元件扩展到全球市场,强化国巨在车用电子和工业规格利基市场布局。

2018年5月,国巨收购普思电子,发言人张明菁指出,国巨并购普思电子的目的在于增加产品组合,除了提供完整的被动组件外,扩大提供客户在电子零组件包括无线组件、高阶变压器、集成式连接器模块、高频芯片电感、电源供应器及电缆系统等,并增加国巨在美国及欧洲的营业规模与市场能见度,持续强化国巨在车用电子与工业规格利基型市场布局。

除此之外,国巨或通过集团的子公司或者资本去并购其它的厂商,如集团旗下电感厂商奇力新并购同业美磊,显示器厂商美杰,滤波器和变压器厂商帛汉、陶瓷基板同欣电等。

从近几年的并购来看,国巨的扩张野心明显,强化其在车用和工业市场的投入,目的都是加大对器件产业的布局,让自己占据更多的行业主动权。

对于被动元件产业,陈泰铭一直很有自己的看法。他曾指出,从来不排除并购议题,只要有助市场通路、技术和产品发展,并购计划乐观其成。他希望未来与厂商进一步结合,把台湾厂商产品带到国际市场。

陈泰铭也指出,把营运规模扩大才是重点,当产业成长不是太好的时候,透过产业互相结合合作、把规模做大,是另一种思考策略和思路。

陈泰铭一直期待,透过并购案带领台湾被动元件产业打开全球市场,通过此次收购基美可看出,国巨也正在朝这方向进行。除此之外,也能看出陈泰铭对车用、5G、车联网前景的看好与执着。陈泰铭认为,车用、5G和物联网若等到大量应用才做,就来不及了,对内下令一定要抢到市场先机。因此,他一眼看中了处于转型中的富士康。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