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3日,富士康 (2317)正式举行股东大会,这是刘扬伟接任富士康董事长以来首次主持大会。据悉,富士康正计划在印度进行进一步投资,并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宣布细节。
针对集团后续营运布局,刘扬伟表示,未来五年将以3+3擘划营运方向,即布局电动车、数位健康、机器人等三大未来产业以及三大核心技术,并逐步启动F1.0、F2.0、F3.0的集团转型计划,分别是现况优化、数位转型以及转型升级。刘扬伟认为至2025年,三大产业总产值将超过40兆元,鸿海若能取得10%市占率,将能有4兆元营收,且得益于转型策略发酵,毛利率也会有所提升。
从F1.0到F3.0,鸿海研究院助力富士康快速转型
刘扬伟表示,F1.0是对现况的优化,包括分工、分享、兴利、除弊,预期成效陆续会在财报上显现;F2.0是数位转型,未来是数位世界,集团的数位转型去年9月开始,并首先在集团其中一个事业群开始做转型,过去一年来有很好成效,会陆续在其他事业群推广,预计要推广到整个集团需要五年时间;F3.0是转型升级,主要是布局3+3产业及技术,三大产业包括电动车、数位健康、机器人,而三大未来产业会在人工智慧、半导体、5G三个核心技术上不断发展,以提升毛利率。
刘扬伟还提出以提升毛利率为目标,2025年集团毛利率要由目前约6%提升至10%,并在F1.0、F2.0、F3.0转型中全力提升毛利率。其中,F1.0现况优化预期可以提升毛利率1个百分点,由6%提升至7%;F2.0数位转型以及F3.0的3+3转型升级,预期经过2-3年的准备,毛利率可由7%爬升至10%。
在刘杨伟看来,三大产业未来年复合成长率超过20%,与目前ICT产业成长率只有0%上下相比,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且三大产业是集团能以既有优势发挥的领域。集团针对三大核心技术,也将于6月27日成立鸿海研究院,设置五大研究所,包括AI、半导体、新世代通讯、资通安全以及量子计算研究所。
鸿海研究所聘用了前台湾大学代理校长郭大维、人工智能专家李开复、交通大学校长张懋中、财团法人电信技术研究中心董事长吴宗成、台湾大学IBM量子电脑中心主任张庆瑞担任研究所咨询委员,五位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象征研究院未来发展非常可期。
新时代,新布局
刘扬伟表示,未来数位世界很重要,个人资料、财产资料,如何受到保护是很重要议题,因此需要资通安全人才,至于量子计算研究所,则是因为未来在计算领域有很重要的跳跃,量子计算与传统手机、电脑计算方式不一样,将以千倍速度超越传统计算,让很多事情不可能事情化为可能,很多国家用国家力量推动量子计算,预期未来五年量子计算将会蓬勃发展。
针对5G布局,刘扬伟表示,5G的高频宽、低延迟等特点,将带动很多新的应用发生,除了手机4G转5G,未来的三大产业,像是电动车也与5G应用很有关系,除了汽车本身,相关基础设施都需要5G,另外,机器人也需要5G低延迟的特性,智能制造方面,过去无法做到的事情,5G环境下都将成为可能,集团将持续扩大在5G市场的占有率。
针对产能全球布局,刘扬伟表示,集团持续在包括印度、东南亚、欧洲乃至全球都有产能规划及影响力,东南亚部分,目前集团以越南产能最大,美洲方面,目前墨西哥最大,美国方面,未来在威州的相关部署、产线安排将会有计画,至于东南亚以及南美洲,在这次疫情下,各国政府的效能不一,在当地设厂可能碰到不一而足的情况,至于印度,何时适合大量生产?目前看起来疫情有些影响,但印度发展会是未来趋势,集团将会持续推动相关项目,预计几个月后,会再向各位报告在印度的相关投资。
印度是发展的亮点
此前,富士康已经将苹果和小米的手机生产线设在了印度工厂,但是自3月份起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而暂停了生产。
董事长刘扬伟在富士康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尽管目前由于新冠病毒疫情蔓延而产生了阻碍,但是放眼未来,印度仍是发展的亮点。
刘扬伟还说道:“我们正在全面推进下一步的工作,也许几个月后,我们就可以在我们的网站上透露下一步的工作,并向所有人报告,我们将在那里进一步投资。”但是刘扬伟并没有详细说明富士康看好印度业务前景的原因和下一步计划。
据悉,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此前富士康在中国的工厂被关停,1-3月利润跌至20年来最低水平,包括苹果在内的客户需求也不断降低。富士康于上个月表示,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已经过去。
刘杨伟认为,第一季度业绩是反映病毒影响的“特例”。他说,该公司在中国的工厂没有感染,因此能够比预期更早地恢复运营。
富士康正在寻求用来自客户和地方政府的“资源”来弥补其中国工厂与病毒相关的损失。刘延东没有详细说明,他说,这种活动将在几个季度内逐步展开。他还说,展望未来,全球第二次冠状病毒感染浪潮对其业务构成了威胁。
富士康曾表示,预计第二季度营收将较一月至三月显示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尽管它仍可能较去年同期录得个位数的下降。
以机器人为重心
鸿海集团一直将机器人领域当成发展重心。2007年,鸿海集团开始计划用机器人代替人力工作,并因此成立了机器人子公司。2019年,鸿海集团前董事长的郭台铭在2019年鸿海集团股东大会上提出,“我们公司内部计划在5年内,把这些工人,我们目标是希望能够拿掉80% ,如果5年做不到,10年内也会做到,因为科技已经在这里了。”
富士康发展至今,都在朝着这个理念不断前行。2011年,富士康公布“百万机器人”计划;2016年,富士康完成“无灯工厂”生产线;2018年,鸿海集团加上下属各大企业,共计拥有八万多台机器人、17万多台的模具加工设备、1600多条SMT生产线、5000多种测试设备。
目前,富士康每年至少生产一万台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成功取代了人力,降低了成本。以昆山为例,富士康共裁掉了六万多名工人,转而使用机器人代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