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快不破:AI公司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镁客网 中字

去年6月,阿里高调宣布成立罗汉堂,专注前沿技术的研发。为此,罗汉堂一口气招揽了15位顶尖科技专家(其中6位为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入席学术委员会,马云还与这群"最强大脑们"进行了两天的闭门探讨,“阿里将邀请全世界顶尖学者一起为科技发展努力,通过累积的观点、研究报告和成果为全世界服务。”

百度则早在2017年就宣布要培养5000名以上的深度学习高端人才,同时投资10家以上的创业公司。腾讯的AI Lab的科研人员中,则有90%以上有AI相关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背景。

但人才既然稀缺,便也意味着难得,仅“AI应届博士年薪80万起步”一条,就足以让大多数公司,尤其是创业公司望而却步。简而言之,能创造价值的优质人才,非资金背景强大的公司不可得。

· 资金投入快

上面提到,商汤在人才战上成果颇丰,这里就以CV圈为例,粗粗估计商汤迄今为止融资总额已超130亿元,其中早期融资除用于技术迭代外,几乎都用于在了人才招揽和培养上。

除此之外,镁客网还统计了“中国CV四小龙”自成立至今的融资情况,4家公司融资总额近500亿元,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资金,商汤、旷视、依图、云从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优质人才,将技术更新迭代到全球领先,为此后的商业落地打下基础。

而除了人才外,AI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不断的研发、测试、落地推广等,每一项都需要大量资金。这方面,大公司表现尤甚,甚至为此调整战略布局,以保证业务稳定发展。

通过财报,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大公司的战略布局。

查看百度近几年的财报,从2014年开始,该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便连年递增:

2014年百度的研发投入为69.81亿人民币,较2013年增长了70%;

2015年,研发投入为101.7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5.8%;

2016年,研发投入达101.5亿人民币,占总营收的14.3%,几乎与全年净利润持平。

到2017年,百度更是直接宣布ALL in AI,李彦宏曾称,“未来百度将积极打造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新时代。”

而腾讯则是在AI LAB之外,建立起了强大的投资生态,触角无处不达。今年年初,腾讯公开近11年的投资成绩:总计投资700多家企业(部分企业为连续投资,因此投资事件数更多),其中63家已经上市,122家市值/估值超10亿美元,投资企业密布社交、数字内容、智慧零售、金融科技及其他等多个行业和领域。

阿里方面更无需多言,马云在这方面一向舍得砸钱,仅达摩院前三年的投资就达1000亿。这一切的动态都明晃晃的印证了“AI时代巨头在行动”的事实。

而在技术、人才、资金都已准备充分的情况下,AI公司第四个要拼的,就是“商业转化”了。商业应用快人一步,市场先机便已抢得大半。

· 落地快

不难发现,早在AI发展一开始,从业者们便开始了商用赛道争夺战。时至今日,如安防、智慧城市、智能家居、金融、新零售、医疗等的大赛道,早已挤满了同场竞争者。

而在大多应用场景已被初步开发的情况下,AI公司也不能再如从前一味只走“深耕细分领域”一条路线,而需要提前预知未来,早一步打稳商业市场基石。

仍以CV为例,就当前国内CV产业发展情况看,因大数据、深度学习等相关技术的不成熟,不论是大公司还是创业公司,绝大多数精力依旧放在了技术研发上。想要突围,必定要有不同之处。

这一点,商汤就行动的很“张扬”,于近日一口气发布了11款新品,应用领域涉及AI安防、AI教育、AI医疗、智慧城市、新零售、AR娱乐等多个产业。用商汤的话说,“2019年将是CV产品集中落地应用的一年。”

而至于它的老对手旷视,也在前段时间宣布获得融资时表示,将在商业化落地方面做重点投入。简单来说,现阶段的AI公司的制胜关键,已经到了“商业应用快人一步”的阶段。这方面,从百度出来创业的吴恩达或许更有话语权。

在公开第三个创业项目AI基金AIFUND时吴恩达曾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心得,“我建立公司的一个哲学就是速度很重要,6个月的时间足以决定一个新的AI方案是否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而这支基金的重要作用,就是让创业团队专注向前跑,让研究尽快进行。”

总结来说,对于大多数AI公司来说,“速度快”才是制胜关键。

当然,也并非没有“共存”之法,小米生态就是个不错的案例。因雷军不甘只做手机,又没有太多精力耗费在手机之外,便用生态建设之法,吸引数百家相关企业,利用小米品牌优势和企业聚众,在AI/IoT智能终端领域大展身手。

只不过,“愿意”这样做的大公司实在太少,大家还是更愿意将“能力”掌握在自己手上。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曾说过,“未来不会是一个大鱼吃小鱼的世界,而是游得快的鱼会吃掉游得慢的鱼。这意味着,迅速拥抱新技术的公司和企业家会成为赢家。”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