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中国人名大学举行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仪式。该学院高瓴资本创始人兼CEO、耶鲁大学校董、人大校友张磊和高瓴公益基金会捐资3亿元建成,是人大二级独立学院。据悉,截至目前,已有35所高校设置了人工智能新专业,新增101所高校设置机器人工程专业,新增96所高校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50所高校把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纳入“双一流”培养方案。
人工智能的热潮席卷了全球,国内诞生了诸如旷视科技、商汤科技、极链科技Video++、依图科技、云从科技等优秀人工智能初创企业。高校也持续在相应国家号召,为培养AI人才、储备AI力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盘点了国内35所高校人工智能学院,排名不分先后。
1.湖北大学-机器人学院
成立时间:2016年4月26日
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院长:王耀南
2.同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成立时间:2017年5月7日
3.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
成立时间:2017年5月11日
4.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技术学院
成立时间:2017年5月28日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所长徐波担任院长。
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成立时间:2017年11月2日
6.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成立时间:2017年11月19日
凌晓峰担任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7.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
成立时间:2017年12月6日
8.北京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成立时间:2017年12月13日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交通数据分析与挖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于剑教授担任北京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9.湖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成立时间:2018年1月13日
10.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成立时间:2018年1月18日
11.重庆邮电大学&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学院
成立时间:2018年2月7日
12.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成立时间:2018年3月6日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周志华教授担任院长
13.长春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成立时间:2018年4月16日
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长春理工大学副校长杨华民。
14.清华大学&南京市-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
成立时间:2018年4月20日
15.山东科技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
成立时间:2018年4月21日
16.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
成立时间:2018年4月23日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杨鹏
17.天津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成立时间:2018年4月25日
是国内第一个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师范院校。
18.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成立时间:2018 年5月5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软件学院院长王亚东教授担任首任研究院院长。
19.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成立时间:2018 年5月16日
20.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
成立时间:2018年5月17日
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刘万军
21.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成立时间:2018年5月26日
2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成立时间:2018年5月27日
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王建中教授
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林志赟教授
23.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两江人工智能学院
成立时间:2018年6月9日
24.浙江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成立时间:2018年6月25日
25.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成立时间:2018年6月29日
张钹出任首任院长,姚期智担纲学术委员会主任。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为校级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
2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成立时间:2018年7月2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方向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27.南京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成立时间:2018年7月2日
28.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成立时间:2018年7月19日
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人由郭军副校长担任
29.北京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成立时间:2018年7月21日
30.烟台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成立时间:2018年7月31日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马少平教授担任研究院名誉院长。
31.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成立时间:2018年9月20日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岳东担任院长
32.福州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成立时间:2018年10月14日揭牌
33.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大连研究院
成立时间:2018年10月22日
34.东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成立时间:2019年1月4日
联想集团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芮勇出任兼职院长
35.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成立时间:2019年1月22日
首任院长:孙剑
小结:
中国高校在很长时间都没有人工智能专业,而美国作为人工智能概念的诞生地,基本上各大院校都设有人工智能专业和研究方向。如何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能力,探索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方向,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工智能需要多学科、多领域联合,协同创新,培养前瞻性眼光,贯通语言学、脑机制、计算机等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型复合人才,才能从根源上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