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底捞官方透露的数据显示,在接入科大讯飞的电话机器人之后,话务量提升了38%,客服质量提升了50%,人员管理效率提升了40%,数据分析价值提升80%,在客服这一项成本上减少了1000万元/每年。
一个典型的场景是,原来在用餐高峰时间,电话客服需要处理很多电话预定,确定等位时间,推荐附近门店等琐碎的问题,而现在交给电话机器人进行初步分拣以后,很多重复和繁琐的工作可以交由机器人来完成,呼叫中心的客服则能够解放出时间和人力来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
尝到了AI的甜头,海底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部署也越来越深入。以开新店为例,海底捞每间餐厅需要800-1000万投资,传统的方式是公司根据以往经验来选址,一般1-3个月达到盈亏平衡,但大多数餐厅6-13个月能收回投资,这对于快速扩张的海底捞来说是一笔非常大的投资,2017年这项开支达到15.18亿元。在借助了阿里云人工智能算法以后,用数据来替代以往凭借经验选址带来的问题,不仅能够减少“坏店”的比例,还提升了门店的开店效率。
就在10月底,海底捞智慧餐厅也正式对外营业,店内配备了智慧总厨大脑、自动上菜机械臂、传菜机器人多项黑科技。从下单到用餐,全程都有机器人为顾客服务。
11月29日,海底捞与阿里云合作推出的APP”千人千面“也正式上线,其特别之处就在于能够通过大数据“认识”每一位不同的顾客,记住会员不同的口味和喜好,为顾客提供更为个性化的饮食定制服务。
人工智能对于教育行业的渗透要更早一些。2016年,比尔盖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这样说道,对绝大多数学校而言,教育仍是陈旧的“一刀切”:一个老师对一个班的学生传授同样的知识,不管每个学生各自的学习能力和进度如何。人工智能可以改变这个弊端。
但开发者们真正摸到门道还是在最近这一两年才有质的进展,期间也经历了无数的试错和探索。
比如去年新东方与科大讯飞的合资公司“东方讯飞”发布了基于AI的学习产品——RealSkill,针对托福、雅思考试的口语和写作进行智能识别和批改;在此之前新东方更多是通过投资、合作来布局,今年才开始成立自己的AI研究院,进一步深入布局上下游的产业链。好未来的路径也颇为相似,今年7月份好未来宣布成立AI Lab及脑科学实验室,着力点则是希望能够通过AI技术来建立标准化、公平化的多维度课堂质量评价体系。
资本也毫不掩饰对这一领域的青睐。据亿欧网统计,今年上半年有60家以人工智能为方向的教育企业获得融资。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并非是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的拥有者,而更多是将技术和应用成功落地与教育的某个分支中,比如VIPKID、洋葱数学、百词斩等等。
更多的变化还是在互联网行业。
硬币的另一面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杨利似乎看到了硬币的另一面。
他所在的硬件公司从2017年到2018年推出了多款人工智能硬件产品,包括智能音箱、早教机器人等,但由于用户体验不佳,均以销量惨淡收场。作为一家在硬件领域已经有数十年积累的硬件代工工厂,多年来一直靠“追风口”走得顺风顺水,这一次却栽了。
“人工智能+硬件需要非常大的资金和精力的投入,选择靠谱的技术支持方也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内部的投入,以及转型人工智能的初心,如果只是为了追风口,那么很快会从上面掉下来。”杨利有些感慨。
的确,人工智能并非是“即插即用”的产品,企业不能简单通过购买智能的方式将其部署到自己的业务中去,虽然人工智能等技术要素以及行业解决方案已经很成熟,但真正的执行,数据对接、流程等复杂的工作却需要在企业内部完成。这是开发者们所面临的第一大难点,如何实现AI全周期应用链与企业内部业务的融合。
其次是短期来看资金投入巨大。以AI+教育行业为例,经历了2017年资本和创业者的疯狂之后,AI+教育一度被吐槽成“有史以来最贵的一场试验”。一方面是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AI+教育产品仍然不能算得上是最终形态,有相关数据显示,国内贴着AI标签的在线教育企业在400家以上,却有70%的公司面临亏损。
第三是AI行业的迭代也很快,对传统公司人员的技能有很高的要求。“我们IT部门基本没有太符合要求的,如果上马AI首先要将技术团队大换血。”江超对熊出墨请注意表示,传统酒店行业对AI新技术的投入并没有那么多,但人工智能的部署对数据、运营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拿杨利的公司举例,旗下早教机器人所使用的语料库数据都是由技术服务方提供的,公司的团队最长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都没有更新过语料,更别提产品迭代和维护了。比目前很多零售卖场部署的导购机器人,可能经常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就是因为其语料的积累还不够丰富,而只有不断的用户使用数据与之交互,才能够更好的实现语义理解上的突破。
更要命的是行业的浮躁和一贯追风口的心态。比如当初一窝蜂做智能眼镜的那帮人,之后又一窝蜂的去做智能手表,接着又一窝蜂涌向智能音箱,如今又一窝蜂涌入智能家居……
但不论怎样,对于传统企业来说,AI技术的应用已经在推动行业实现变革。斯坦福大学此前的一篇论文显示,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将会面临改变的六大行业中,交通运输行业作为非常重要的部分出现,而交通运输行业也被广泛认为将最先引爆AI技术的巨大变革;在医疗行业,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帮助医生诊断决策、提升患者就诊效率等;在电力行业,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利用巡检无人机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巡检覆盖率可超过85%,降低了操作人员风险,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在金融行业,智能客服、智能网点、智能营销、智能运营、智能风控、智能识别等技术已经在不同的场景落地和应用,推动者主要是大的商业银行和各类主流金融企业,在这一领域拥有众多解决方案的科大讯飞就服务过包括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在内的十几家金融企业。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30年,中国将实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不仅如此,从百度到阿里,从科大讯飞到商汤,围绕人工智能开发者生态的搭建也日趋成熟,尤其是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迈进的下半场,似乎也正在开启传统企业开发者群体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