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水凝胶的突破,让制造一个人比复制一个人更有兴奋点

智能相对论
关注

第一阶段是漫长的原始探索时期,也是仿生机器人的混沌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生物原型的原始模仿,如原始的飞行器,模拟鸟类的翅膀扑动,所有的机器动力都是靠人力驱动。1893年,Rygg设计出机械木马;1485年达芬奇模仿鸟类飞行,设计出扑翼飞行器……这些都是先人们在仿生机器人的原始阶段的探索成果。

至20世纪中后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以及驱动装置的革新,仿生机器人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宏观仿形与运动仿生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利用机电系统实现诸如行走、跳跃、飞行等生物功能,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人为控制。其实,让机器人“站起来”容易,可让它们“走起来”,我们实际上是花了很长一段时间。20世纪60年代,日本早稻田大学研制的WAP、WL以及WABOT系列机器人仅仅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让机器人实现了基本的行走功能;20年过去了,美籍华人郑元芳博士才在1986年研制出的美国第一台双足步行机器人SD-1以及其改进版SD-2。期间的历程可谓艰辛。

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对生物系统功能特征、形成机理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仿生机器人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机电系统开始与生物性能进行部分融合,如传统结构与仿生材料的融合以及仿生驱动的运用。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们不光会走,还会跑、会跳了,机器人在运动的过程中,能够获取外界的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躲避障碍,甚至在被人推倒时还会执行自我保护机制。2013年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制的“Petman”甚至还能调控自身的体温、湿度和排汗量来模拟人类生理学中的自我保护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有了人类的生理特性。

但这一切都距离《终结者》系列电影中的“终结者”相去甚远,甚至连马斯克所说的“人与机器进行结合”都存在巨大的认知差距。

仿生机器人描绘中的第四阶段为,结构与生物特性一体化的类生命系统,强调仿生机器人不仅具有生物的形态特征和运动方式,同时具备生物的自我感知、自我控制等性能特性,更接近生物原型。可在第三阶段徘徊了许久,仿生机器人的第四阶段始终无法迈出更大步伐,直至AI的兴起和人工水凝胶编程技术的重大突破,这才让我们对仿生机器人充满了巨大的想象空间。AI为“脑”,人工水凝胶则赋予机器人无限可能的外表,甚至永生不灭的躯壳。用“完美”二字对此形容并不为过。

复制一个“你”,或者制造一个“她”

目前,仿生机器人逐渐在反恐防暴、探索太空、抢险救灾等不适合由人来承担的任务环境中显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于可期的未来,仿生机器人还能做什么呢?智能相对论主笔魏启扬认为,最令人期待的是两点。

首先,可能是复制一个“你”。就如我们在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的易容术那样,复制出一个与你一模一样的兄弟或者姐妹。只是你为A面,拥有血肉之躯;它为B面,内里还是钢铁机器。这样的一个“你”可以代替你去做你不想去或者受某种条件的限制,而又不得不去做的一些事情,比如上课、工作甚至是社交。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谁又知道,明天在地铁里向你搭讪的那个美女是不是个机器人呢?对比着互联网刚刚起步时,常挂在我们嘴边的那句:没人知道在屏幕后面的你是不是一条狗。

相比于复制一个“你”,制造一个“她”可能更会让人兴奋些。沉迷于“二次元”无法自拔的“中二”青年,每天在1024中解决自己生理需求的死宅,他们只需为自己理想中的“她”列出几个关键词,在AI和人工水凝胶的加持下,你们心目中的“女神”分分钟就会降临在你身旁。如果想象再宽广一些,古老而又传统的色情业是否也将因此革新?画面实在太美不敢多看。在明天,或许人与机器人结婚不再是新闻与话题,而在今天,我却在考虑,购物车中已经存了半年的充气娃娃到底买,还是不买呢?

【完】

智能相对论: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深浅。重点关注领域:AI+医疗、机器人、智能驾驶、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作者:魏启扬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