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过探索拐点 商用机器人发展将回归用户价值导向

亿欧网 中字

近日,伴随着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圆满落幕,机器人再度成为各界人士重点关注的热点,大量关于机器人技术情况,行业发展等现状讨论的文章不断爆出。商用机器人作为整个机器人市场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围绕其展开讨论的文章不在少数。

如果说2017年是商用机器人产业化加速布局,并且开始延伸至零售、餐饮、酒店、金融等多元化场景的一年,那么2018年则将是其蓄力普及化的一年。经过长期的实践以及探索,前期政策以及资本红利驱使的商用服务机器人在本阶段将逐步迈过探索期,获得市场的认可,或将迎来全面爆发。

相关研究数据表示,当前,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总值正以20%-30%速度增长,预计今年规模将达到461.8亿美元,而作为全球机器人消费大国,我国将贡献最主要的增量。为帮助各界人士了解商用机器人当下发展情况,亿欧人员盘点了当下商用机器人市场绝大部分的主流玩家,分别列出了它们的成立时间,融资轮次,以及主流产品名称,并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分析。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除了一大批老牌机器人上市公司的业务布局之外,商用服务人机器人更迎来了京东、猎豹这一类大型互联网公司的重点布阵。当然,在上述玩家之外,还有2014年左右集中出现的一大批新兴机器人公司,它们中更是出现了像优必选、云迹科技等这样的“新星”机构。

服务机器人市场除了大批量的新兴创业团队的抢滩夺地,更有上市大型机器人厂商、跨界互联网巨头的重兵挺近,空前的创业主体队伍凸显了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可观前景,未来市场空间巨大。但是在分析了众多被盘点企业的产品及其技术现状之后,也发现了许多的不足。

就服务机器人技术三大核心模块来说,目前在感知方面服务机器人依赖于多传感器的融合,但是鉴于不同传感器之间的技术差异性,多传感器融合依然是众多厂家面临的重要难题。

在交互能力方面,服务机器人主要依托语音识别,不过目前国内服务机器人大多采用科大讯飞的方案,自主研发能力低,研发出的机器人缺乏特定领域的语义理解能力,交互效果不友善。

在移动能力方面,目前推出的产品中多是桶式机器人,类人型机器人几乎没有,这主要源于服务机器人在机器视觉、导航定位能力、以及伺服控制等领域的技术薄弱,导致产品造型似人非人,不得已为之。

技术方案的不成熟,也导致了服务机器人具体落地的时候比较尴尬的现状。大多数问答式机器人只能解决局部客户的问题,实际运用时候还得配合人力;许多大型商场购买的机器人只能充当门面,做广告展示,迎宾导游也有吃力的时候。

当然,每一项技术的产生、发展到最终走进消费者市场必然会经历一个过程,面对机器人行业技术以及产品方面的阵痛,也有相关人士对商业机器人发展抱有比较乐观的态度。

结合Gartner技术曲线周期来看,目前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经过了2015到2016年的探索期热潮,创新型厂商不断出现,头号玩家竞相布局;2017年的市场阶段性冷静,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速放缓;目前已经经过探索期拐点,即将进入市场启动期。

经过先前几年的资本追逐以及创业团队抢滩,目前大多数商业服务机器人队伍的产品技术能力以及团队配合能力都得到了检验,几次大浪淘沙的洗涤也清走了一拨看热闹的人,大部分活下来的创业团队也在风浪之中摸清楚了自身的优势和定位。

可以预测,当下时刻,曾热闹过一阵子的资本市场会继续保持冷静,而这一阶段的创业队伍将更加保持体力与耐性,不断的深入到技术细节以及行业深处,结合用户价值、应用场景出发来做产品设计,一种以价值为导向的商用机器人发展态势正在逐步形成。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正不可避免的将要步入老年社会,伴随着这一现状的发生,用机器人从事大量简单重复的工作,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让更多的年轻劳动者从事更高净值的创造性活动,这已逐步成为一种社会需求。有鉴于此,国家各部委不仅出台了大量的机器人鼓励文件,而且还不断的给予各种创新创业的优惠补助服务。

作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关键技术,机器人市场长期发展的宏观大环境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而现在更多的企业业开始静下心来往产品、技术以及行业的深处走,这是一个喜闻乐见的新风貌,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便可以看到商用机器人的批量生产以及大规模落地使用。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