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在AI个人助理、语音控制以及图像识别等方面投入巨大资源的苹果此番却没有加入这一联盟,而该公司一直以来都以不随波逐流闻名业界。举例来说,当谷歌、Facebok、微软、雅虎和Twitter在2015年联合反对英国政府出台《调查权力法案》(Investigatory PowersBill)的时候,苹果却单独另起炉灶单独上书反对。
巨头们为何愿意联手?共赢还是垄断?
这些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们无疑持有着可通往地球上若干巨型数据库的钥匙。就像货物与钱一样,数据也正在转变为当代社会中的一种重要货币类型。而这些数据的价值正是植根于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谁掌握了这些数据,谁就有效掌握了AI的开发与使用权。从这个标准来看,社交媒体Facebook、电商亚马逊、搜索技术公司Google、软件供应商微软以及信息解决方案供应商IBM的确拥有雄厚的AI发展资本与能力。
也正因为如此,这5个创始成员都配备了强大的AI研发团队,一些产品及项目甚至已经家喻户晓。例如IBM的认知计算平台Watson、亚马逊的智能助手Alexa以及Google神秘的附属机构DeepMind,战胜过世界围棋名将李世石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就是由这支团队研发的。
实际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意味着科技巨头们不仅可以随时坐下来一起聊聊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度,也能够为公司之间的沟通交流开辟一个更加正式及合理的渠道。不过有一点还是需要牢记,这些公司都有自己的AI团队,他们之间在AI产品与机器学习驱动型服务的开发方面都存在十分激烈的竞争关系。
除了这些创始成员外,我们应该知道其他的很多大公司也在致力于AI开发工作。譬如苹果、Twitter、英特尔、特斯拉以及中国的百度(百度已经多次称自己是一家人工智能企业)。然而,我们并没有在合作名单中看到他们的名字。
意味深长的是,科技媒体Techcrunch记者John Mannes道出了其中的部分原因:
“尽管苹果曾经表示对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但它的缺席仍然说明了一些问题:苹果公司的人工智能研发工作已经落后于联盟中的一些竞争对手了。”
难道说,加入这个组织还是有门槛的?只有最强的才有资格?为什么会隐隐闻到一股“垄断”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