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工业机器人如何奋起直追破除8%的困局?

新战略机器人 中字

  随着外资企业纷纷在我国投资建设生产基地,自主品牌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在遭受挤压。未来,国产工业机器人必将经过一段惨烈的洗牌过程,不以市场为准则的企业必定难以逃过市场的洗礼。

  任重道远国产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市场份额仅8%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中国市场调查网的数据显示,2015年,“四大家族”日本发那科、安川、德国库卡、瑞典ABB占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的比例分别高达18%、12%、14%、13.5%,其他外资品牌瓜分了34.5%的份额,众多国产机器人企业只能在剩余8%的市场份额中争抢。

  随着外资企业纷纷在我国投资建设生产基地,自主品牌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在遭受挤压。以精度较高的六轴工业机器人为代表,国产化率占全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不足10%,在难度较大的焊接领域,国外占了84%的份额;而高端的汽车行业国外公司占了90%的市场。

  国产机器人目前面临的困境除了市场占有率低以外,在应有结构上也大多集中在中低端。国产机器人主要应用集中在搬运、码垛、上下料方面,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附加值偏低。尽管中国机器人市场供需双旺,相当一部分机器人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万家机器人企业真正做产品的不足10%

  近期,广东省统计机器人企业发现,各地上报的万家企业中,仅有159家算是真正的机器人企业,而其他企业根本没有在做机器人。这比例,10%都不到,太吓人了。

  或许统计有误,过于严苛机器人的概念,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统计比例出来,笔者可就要纳闷了,这只能说明一点,机器人行业太火了,过多的企业把业务或者把名词尽可能靠近机器人,希望能够从中获得点什么,熟料玩大了,行业的水太深,没有两把刷子还是整不出啥动静的。

  行业太热,连国家都注意到了。近日,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提议的《工业机器人产业规范条件(讨论稿)》出台,这份文件旨在规范机器人行业发展,为日趋火热的机器人“降降温”。

  是该降降温了,按照之前的节奏,机器人产业势必要火上天了。从关系大众的各类服务机器人层出不穷,到各地工业机器人补贴政策一个比一个高,我国机器人的发展显然让政府、资本走在了市场的前面。

  机器人的发展归根究底需要市场的支撑,哪里有市场,哪里就会快速崛起机器人,机器人的应用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政府和资本理应让市场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杠杆。

  这是国产机器人产业本身的条件限制,也是发展一个产业良性的钥匙。

  我国机器人产业基础决定了发展步伐,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软件技术以及应用技术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赶超国外,那么就必须从最弱的地方着手,从目前市场较为空白的地方发力,一边取长补短,一边平步竞跑,如此才能避免重复建设、同质竞争。

  所幸我国机器人产业从大的环境来看是具备先天优势的,那就是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市场的刚性给企业无限可以尝试的机会,也让真正做事业、认真做产品的企业看得到未来的希望,而市场本身的整合兼并也让不少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势对接,省去了不必要的单打独斗。

  未来,国产工业机器人必将经过一段惨烈的洗牌过程,不以市场为准则的企业必定难以逃过市场的洗礼。经受市场检验的企业必定有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先以立足,后有发展,不惧市场方能不负市场。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