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的富士康“百万机器人计划”
郭台铭提出机器人计划
工业机器人在富士康的存在,最早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从2000年开始,来自ABB,瑞典自动化品牌的机器人,就已经为富士康做工件打磨的工作。
ABB机器人还在富士康工厂里从事喷涂的工作,这又是一道打磨产品华丽外表的工序。不过,按照一些媒体的报道,在太原等地的富士康工厂,这些"让人脏兮兮的工作"至今还在依靠人力进行。
2011年,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公开表示,富士康将以日产千台的速度制造30万台机器人,用于单调、危险性强的工作,提高公司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在设立基地进行研发和生产机器人的同时,希望到2014年装配100万台机械臂,在5到10年内看到首批完全自动化的工厂。
实际上,富士康之所以要自己研发机器人是基于很多方面的考虑的
“如果代工厂不能自己设计出一套设备,去实现苹果等客户的要求,苹果就会指定它认可的、匹配的品牌机器人,甚至整个生产系统进入富士康的车间。”从一定程度上讲,苹果公司在影响,甚至左右着富士康在工业机器人上的投入。
这也是“富士康牌”机器人能否真正统治3C产品生产线的关键。对富士康利好的是,在中国,也唯有富士康那么大的"试验场",能提供那么多的工序、流水线和车间,在生产中开发机器人了。
看起来,我已经找到了一个富士康必须自行研发机器人的理由:为了满足苹果等代工客户的需要,富士康需要引入工业机器人,投资成本每年将以千万元起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