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
人物介绍:郭台铭是台湾著名企业家,作为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一直很"忙",甚至在看似与本业不搭边的机器人中,其"出镜率"也比很多专业人士高很多。
郭台铭认为“不管经济如何挑战我们,员工是我们的宝贵资产,所以你们要有信心。”富士康决定将造30万台机器人用于单调、危险性强的工作。
近年,富士康自主研发的部分"机械手"已投入使用。郭台铭介绍说,这些"机械手"尚未达到像人类手指那样的熟练、灵活程度,人手能做的许多事情"机器手"还做不到,但他预测,机器人工业将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也是富士康迈出的重要一步,"机器人不是取代人力,而是改变人力结构非常重要的手段。"
郭台铭对发展这一战略有坚定的决心。他说:"机器人发展前景广阔。设计机器人不仅可供工业用,还可用于商业、医疗、老年人护理等多个领域。随着网络云端科技的发展,机器人可以与人类互动,会有带着感情的机器人问世。"
2014年,近期,富士康在山西工厂又扩招了2万名工人,不仅如此,郑州工厂每天有100条生产线都在加班加点组装iPhone6,即使这样也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出货量仍然远远无法满足预购和发售的销量。如此看来,对于第二代Foxbots组装机器人的布局需求,相信富士康将会加紧上线,尽快解决产能跟不上需求的问题。
点评:对于富士康,工业机器人或者自动化生产设备是它们提升制造能力和开发新市场的机会。但是基于技术难题与庞大的资金要求,富士康的"百万机器人"计划道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