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员工为求加班罢工 郭台铭的机器人该出手了

OFweek机器人网 中字

  在他看来,工业机器人改变的不是就业市场规模而是就业市场结构。因为,大批机器人上岗在砸掉部分“饭碗”的同时,也催生很多新的人力需求岗位,如工业机器人的研发、操控和维修等。

  “很多危险、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可以交由机器人去做,但机器人不能真正地作决策。那些需要依靠大量经验的传统工艺行业、与人打交道的社会关系行业等,将永远不会被机器人替代。”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邢登鹏说。

  而研究也表明,机器人使用量的增加和就业率之间似乎没有太大关联。根据研究,2004年到2008年,德国的机器人总量增加了约2.3万台,同期的失业率从4%下降到1.8%;巴西的机器人总量增长约2000台,失业率从9%降至7%。

  不仅如此,工业机器人的推广也不尽如人意。宋晓刚介绍,目前,国内的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装配领域,主要从事焊接、喷涂、搬运等与人力劳工相同的工作,但其投资门槛依然偏高。“一些为大公司提供零配件的中小企业,不具备使用大量机器人的资金能力,它们更愿意雇佣人力从事生产。”中国人民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李丽林表示。

  不过,仍然有一些岗位会被机器人取代。邢登鹏坦言,工业机器人今后将大批量涌入工厂,那些传统的制造行业,如汽车加工、电子装配等与生产线、流水线挂钩的,简单的、重复的操作,更容易在新一轮“机器换人”大潮中被淘汰出局。

  “但由此带来的失业问题,反而有利于一线生产工人提升工作档次,告别枯燥、技术含量低的生产劳动,长远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上述专家们一致表示。

  专家们认为,未来加强人机协作是应对“结构性”失业的最好方法。“取长补短,才是机器存在的理由;互助共赢,才能克服对机器的恐惧;人机协作,才是人机关系的主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教授宗光称。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