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投出奥比中光、优必选 松禾冯华要做打通产业链的独角兽捕手

亿欧网 中字

随着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技术引起了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从而推动了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大爆发。在此过程中,一大批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浮出水面,而动辄过亿元的融资和超十亿的估值也极大刺激了资本市场。

仅5月,就有两家AI“独角兽”企业的融资消息被刷屏,它们分别是奥比中光和优必选。2018年5月20日,人工智能3D传感领域独角兽企业奥比中光宣布完成超2亿美金D轮融资;而就在不久的两周前,集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研发、制造和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优必选宣布8.2亿美元的C轮融资,更是刷新了AI领域的单轮融资记录。在这两家企业的投资人列表中,一家总部位于深圳,成立将近11年的投资机构吸引了亿欧的视线,它就是松禾资本长期关注创投圈的人对松禾资本必定不陌生,它是由深港产学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于2007年发起设立的专业化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其团队组建于2000年,是中国本土历史最悠久的创业投资机构之一,对于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积累。

目前,松禾资本管理资金规模超过一百五十亿元,成立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专项投资基金22支,已投资规模超过70亿元,累计投资项目近400个,新三板挂牌企业14家,上市或被上市公司并购的企业达48家次。

松禾成长基金是松禾资本旗下四支“明星基金”之一,专注于科技成长型企业中后期投资,上文中提到松禾资本对奥比中光和优必选的投资,都是由这支基金投出的优质项目。而这背后的推手,就是松禾资本董事总经理冯华。作为自由天使投资人,冯华曾投资孵化了包括华科创智、鸿益达等数个深圳市孔雀计划团队;加入松禾资本后,他又主导并参与了奥比中光、优必选、虹软等多个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的投资。多年高新科技行业的投资和管理经验,让冯华对行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具有深刻洞察力。上周,亿欧走进位于深圳福田区的松禾资本总部,听冯华讲述其对高新科技行业的理解,以及自身的投资逻辑。

-去年的热潮平息,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逐渐冷静-

毫无疑问,过去的2017年是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一年。从政策层面上,首先是2月份,人工智能入选了“国家十三五”新兴产业规划;随后的3月,人工智能被首次纳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2017年7月,国务院又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称目标2020年,国内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让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而在资本层面上,从2012年AI进入到又一轮的商业化阶段起,我国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热情不断加剧,并在2014年起持续升温。亿欧智库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人工智能领域的总投资额达到177.82亿元,业已超过2016年该领域的全年投资总额126.23亿元。另外,发展期(A/A+轮、B轮)企业的频数稳步上升,并逐渐向初生期企业靠近,且在投资项目数量逐渐减少的同时,投资金融却在不断增长。以2017年前三季度的数据为例,2017Q1-Q3初生期(天使轮/Pre-A轮)获投企业为71家,而获投发展期企业达79家,数量已经超过初生期企业。数据表明,未来我国AI投资市场的中心已开始向发展期转移,而初创企业的生存会愈加艰难。

然而,在产业对人工智能抱有极高期待,且各种应用层出不穷的同时,收获却特别少。前段时间发布的《2018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研究报告》称,2017年中国AI创业公司累积获得超500亿元的融资金额,但90%以上的企业都是亏损的,2017年中国AI商业落地100强创业公司的累计收入不足100亿元。过度高涨的投资热情与冰冷的营收现实形成强烈反差,使得2018年投资人工智能的呼声小了很多。

对此,身处行业中的冯华也深有感触。他对亿欧表示,去年人工智能和泛科技概念非常火热,给市场带来一片繁荣的景象,其实应该冷静下来看到整个市场。在经历过2017年的热闹之后,2018年是市场的大环境并非向好,泛科技领域,尤其是初创型的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回不来,融资又存在一定的困难,生存其实非常艰难。尤其目前能够感受到的情况是,在人工智能或者说是泛科技领域,资金全都在往优质的好项目聚拢,因此单笔融资金额也越来越大。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